道教教旨

一、敬天法祖

天地祖先,生民之所本,人不本乎天無以知受命之始,不本乎祖無以究歸根之宗。是以天地至善長養萬物,人本天性之善,生生不息,世世繁衍謂之天倫,祖先至親,一脈血親,蘊育子孫,代代綿延,謂之人倫,天倫與人倫是人類傳統之根本,故敬天法祖,溯本追源,以啟發人生天賦之倫理觀念與至善的道德思想。

 

二、行教濟世-

道教循乎天理,本於至善,以天利生之德,道化萬邦,善化天下,救正人心,以天理為依歸,以道德為規範,棄惡歸善,修德利行,扶危救困,利濟蒼生,使民不法而治,不教而化,則邦國雍和,世界太平。以以道教傳統科儀,修齋建醮,護國佑民,誦經拜懺,祈福禳災,悔悟罪咎,趨吉避凶,濟世利人為目地。

 

三、修道成真-

修道以性命雙修為主,修性者信守「忠、孝、仁、信、和、順」為準則,修己利人,研考經籍典奧,培育品德,積功累行,以「慈,儉,讓」之修真三寶,委心應物,順天應時,廣施厚與,功滿德裝,為築基之備。修命則習靜服氣,採補抽添,鍊精化氣,鍊氣化神,鍊神還虛,三元合一,五氣朝元,如此外積善功,內修命寶,內外並融,形神俱妙,達天人合一,證道成真之境。

道教太一宗歷代相傳宗脈

謹將道教教主太上老君傳授雲台正治官圖治山竈 (念造) 鼎等,太一宗歷代大宗師相傳序列於后:

第一代太上老君,老君火山大丹治法傳授三百人,唯五人系代王方平,伊喜,姜尚、徐甲、文子。

第二代王君,王君授三十人唯五人系代孫武、孫臏、茅濛、孫盈、章震。

第三代章震,章震授十七人唯二人系代若土,李夫人名仙。

第四代若士,授五十二人唯四人系代李元君,張良、白石先生、李常存。

第五代李元君,李元君授七十二人唯四人系代東方朔、王子喬、許述成、靈壽光。

第六代靈壽光(壽光本外國人)授弟子何述等十八人。

第七代諸仙別傳分散,世絕系治官氣並治名,老君念於志學之子,再下平蓋山授張陵為雲台山治火芝火仙之經方術變化長生不死之藥,登昇雲天之道,敕道陵為第七代道之外孫而東海小童君為道陵保舉師,太上老君為度師,度雲台治封道陵為天師,天師授三百人系代行治,張申、王昇、李忠。

第八代張申授三十三人唯系代行傳治法,李仲春、李意期、李玄。

第九代李仲春授十五人唯二人系代李少君、魏伯陽。

第十代李少君授九十人唯二人系代欒巴,李常存。

第十一代欒巴授五人,無可代者,治法遂絕,太上老君命李仲甫出神仙之都以法授江南左慈,字元放,故令繼第十二代為師相付。

第十二代左慈,授八十人唯三人系代介象、嚴光、女李陀。

第十三代介象,授四十唯五人系代李延、張授、葛萬卿、阮玉、李用。治法代絕,老君降廬山,敕左元放授施存,葛玄令繼代為仙官世祖,師傳仁人者也。

第十四代施存授七十人,但皆地仙耳,唯同學葛玄繼代。

第十五代葛玄授十九人唯三人系代張秦、仇真、李用別出。

第十六代張秦授十一人唯一人系代王列。

第十七代王列授九人,唯二人系代許遜、胡少真。

第十八代許遜授一百人,而無人可授,系代又絕,遜昇天後,兩代人民征伐,真志不傳,太上老君敕欒巴授弟子陰長生繼代。

第十九代陰長生授八人,唯二人系代張景霄、王萬縉。

第二十代張景霄授五人唯一人系代劉馮。

第二十一代劉馮授五人唯一人系代劉政。

第二十二代劉政,授五人唯二人系代孫博、嚴光。

第二十三代孫博授三人無可代者,乃入林屋山中合龍虎大丹而昇天,治法遂絕,太上老君敕介象授弟子李延繼代。

第二十四代李延、介談、延談授十八人唯一人系代劉景。

第二十五代劉景授四人唯一人系代東海郭延。

第二十六代東海郭延授三十人,治法代絕,老君令靈壽光授弟子何述繼代。

第二十七代何述授十人唯一人系代羅先期。

第二十八代羅先期授二十人唯二人系代甘季先、甘孝先。

第二十九代甘孝先授五十二人唯一人系代石帆公。

第三十代石帆公授十九人唯一人系代官戶,一云官中用字也。

第三十一代官戶授八十人,無可傳者,治法遂絕,戶入南嶽及天台山,經八十五年世絕仙人,正道不繼,太上老君差紫衣使者下,命於廬山授五人,更二人尹思,尹軌系代傳治。

第三十二代尹思,尹思授七十人唯二人系代女子樊忠和,韋義山。

第三十三代尹軌授女仙李元一等十九人,唯由尹思弟子樊忠和系代。

第三十四代女仙樊忠和授劉綱、東陵聖母等二人,唯由尹軌第子李元一系代。

第三十五代女仙李元一授四十人,無可傳老,治法代絕。

第三十六代劉綱,樊夫人弟子,雖居官治,肋其夫也,治法後絕,太上老君敕使三人於天台山令葛玄傳鄭思遠。

第三十七代鄭思遠,授十九人,唯二人系代葛洪,李淳風。

第三十八代李淳風授四十人系代,而未傳授二人者李道興、李靖,後又隱於房公之山,一百年後出,授張常存、李太虛、李惠舉、同太師神等四人。

第三十九代李惠舉、張常存而各分代傳授皆稱三十九代孫。惠舉授三十人唯三人可代李保真、白玄中、李太昌、張常存三十七人,唯三人系代孫張真、應真、孫道用。

第四十代李保真授二十四一百人,唯二人系代,林通元、李德仁。

第四十一代林通元傳授李強等八十三人唯一人系代李弘。

第四十二代李弘,傳授七十三人唯二人系代蕭抱珍、林逢春。

第四十三代林逢春傳授蕭道熙、孟欽等八十二人唯一人系代孟欽。

第四十四代孟欽傳授蕭志沖、何子明等一百零九人,唯一人系代何子明。

第四十五代何子明傳授蕭輔道,李居壽、黃元吉、劉基等五十七人唯二人系代黃元吉。

第四十六代黃元吉傳授十二人唯一人系代黃金榜。

第四十七代黃金榜,字史,道號赤蒼子、黃炎等三十六人唯一人系代黃炎。

第四十八代黃炎。

規戒:道教之目的在行道修德,養心鍊性,以規過勸善,宣化度人,故首重修持戒律,太上老君以人各有五臟各生五欲,故說五戒十善為持身之本。

五戒:

  • 第一戒殺
  • 第二戒盜
  • 第三戒淫
  • 第四戒妄語
  • 第五戒違真

 

十善:

  • 孝順父母
  • 忠事君主
  • 慈愛眾生
  • 忍性容人
  • 諫諍蠲惡
  • 損己利人
  • 放生愛物
  • 修路造橋
  • 濟民利物
  • 教化渡人

 

教徒應遵三皈、持九戒、為入道之階

 

三皈:

  • 皈依道 得正覺 化化出入天
  • 皈依經 得正法 劫劫度群迷
  • 皈依師 得正行 不墜諸旁生

 

九戒:

  • 戒淫邪敗真 當切守貞操
  • 戒不忠不孝 當盡節君親
  • 戒陰賊潛謀 當躬心承法
  • 戒侮慢詐偽 當尊師重道
  • 戒褻瀆忤逆 當敬天法祖
  • 戒鬥狼叛亂 當涵養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