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重大人事異動 Related Articles 宗壇活動 壬寅年登梯授籙奏職注意事項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2-03-27 0 壬寅年四月十四日法會神職人員注意事項 壹.武奏 文奏 神職人員 一律吃三天素齋 ! 貳.武奏神職人員保持最佳睡眠 維持精氣神! 參.武奏人員 大宗師派官開梯時 不得離開內壇! 肆.武奏人員 需準備四包紅包100元-600元不等 給予轎伕路費 代表上京赴考 也有晉爵升官之意! 伍.武奏人員於用餐時 工作人員會準備 不得離開! 陸.下轎後入刀梯監壇時 步罡入壇 領符與領奏表! 柒.奉香完後 待在壇內 不得出結界 由人員引導! 捌.登梯到達後 上香 先鋒官宣表 博杯祈天 得杯! 玖.下刀梯時 請一步一步往下 在至內壇授印蓋呈! 拾.圓滿登梯通過後... 閱讀更多 未分類 道教常用八大神咒認識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1-12-21 0 道教常用八大神咒認識 在道經《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成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 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請,祝禳,修煉,鎮伏,洗漱,飲食等等。 我們今天常看到的八大神咒是法師或是道士日常功課中用來滌除心中罪孽,衛護心神,請召神明護持,開經演道所用。是學道修道入門必修必會之咒。學員等應熟記咒語。許多咒語出自《早晚功課經》,是道教諸多門派廣泛普遍遵行的幾種常用咒語。目前宮廟很多道友對這些咒語的義涵,并不能完全理解,今學院以淺顯的語言來白話釋義,希望同學能更好認知道教中法師咒語用法及認識。 淨心神咒 太上臺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 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 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 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鍊液 道炁長存 淨身神咒 靈寶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 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 侍衛我身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衹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大天尊 淨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穢氣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真聖衛軒 凶穢消散 道德成全 皈命 攝魔摒穢大天尊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廣修億劫 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 誦持萬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 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 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 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祝香神咒 道由心洽 心假香傳 香爇玉爐 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 仙旆臨軒 臣今關告 逕達九天 集靈神咒 琳琅振響 世界肅清 河海靜默 山嶽吞雲 五靈合氣 三辰吐芬 昊天敕命 召集群真 十方大帝 兵馬紛紜 率領部眾 環列壇庭 神王侍衛 威將隨臨 鬼精滅爽 邪魔摧傾 天無雜穢 地鮮妖氛 空明洞慧 上達玉京 以【淨心神咒】舉例: 太上台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 心神安甯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淨心神咒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淨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于冥寂,返觀道心,入于清靜之中。并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太上台星 應變無停 語釋:太上者即稱太上老君,在此之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道教三寶之師寶。 三台者即三台星君。唐杜牧有詩云:“三台星裏拜文星”。應變無停是指大道(太上)無處不在,易處于運動中的狀?,變者變化也。《清靜經》云:“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是也。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語釋:大道尋聲感應,無處不在能驅除邪祟,而弘護正道,衛護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擾。 智慧明淨 心神安甯 語釋:此言常誦此咒能使人智慧開朗,靈台明淨,摒除雜念,心道合一,神明安甯。不染六塵。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語釋:三魂者:《雲笈七簽》云:“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靈主?祿,幽精主災衰。三魂?陽,易上升,故應常守三魂。七魄:屍拘,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一代丹道大師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說: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七魄?陰神,故其性使人性堅貪嫉,遺精好色,迷失自我,暴斂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婚永固,七魄安然,在先前介紹時提起道士與法師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甯靜心神,使心神歸于正道,魂魄安固。從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在畫符或行法時,法師施用符咒不僅要與“氣”與動作配合,還要配合以一定的物品,使施用的符咒有所憑依。比如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往往在刀劍上刻上或寫上咒語,或是面對刀劍念咒燒符畫符,認為只有這樣刀劍才會具有鎮妖避邪的力量。此時的刀劍已相當於符咒本身。 以【淨口神咒】舉例 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 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 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 道氣長存 淨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一曰:我人生于世俗,難免謗經毀道,妄言他人之過。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出語兩舌,咒詛怨曲。此皆受口業。另居之塵俗,三葷五腥難免避諱。口氣出語汙垢須清除口穢。所以道教中的所有科儀,不論是行法或是誦經論法,污穢三寶。故應常誦淨口神咒消除口業,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清靜口舌後方能誦經念咒,通真達道。 語釋:按《黃庭經》云:丹朱口神,舌神正倫,羅千齒神,喉神虎賁,導液炁神引津,心神固守丹元。口中常有穢氣故應常吐故納新,呼吐污濁之氣之外,吸引清新之氣其法有六:噓、呵、呼、呬、吹、嘻六氣之法,能使五髒六腑康泰。《太平禦覽》云:真人道士常吐納以和六液。另通過舌神吞咽津液,可保津液。丹經有雲:;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這樣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脈化?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養神。道家認?牙齒?堅硬之物,能摧萬物而食之,故能驅除邪魅。喉?吞咽之重樓,口中之液?玄泉,故吞咽生津聚精,滋養精氣。 心神為五臟之主宰,丹元體元神,是主宰思慮意識,體?生機之神。思神是指存想體?口部諸神,煉液是運煉體內玉液還丹。此咒令口齒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業,清口之濁氣。心神與道合一,存無守有,長生久視,道炁常存。 【淨身神咒】舉例 靈寶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 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 侍衛我身 淨身神咒,可令身體的四正之神歸于正位,消除身業,擁護身形,保衛道體,所謂身業即殺盜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體清靜,能以清靜之身感召神靈。 語釋:靈寶天尊位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名靈寶天尊,道教三寶之經寶。念誦此咒時要萬法俱忘,心神合一,神甯泰定。眼視神光煥發,耳返聽妙韻于瓊台,心存靈寶天尊于上,三魂七魄不外遊,五髒靈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靜。安慰?靜養,身形安穩,五臟之氣,化四正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侍衛自身左右前後,養護肝肺心腎。自能修成道果。 以【安土地神咒】舉例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 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大天尊 此咒為法師與道士在行法結壇召遣土地山神或是持咒畫符時,以使之代信徒奏告上天,保衛正道時所用。 元始安鎮... 閱讀更多 Share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WhatsApp 公告 本府之前秘書何碧玟,因私人因素已離開宗師府秘書職位,在此公告 諸位道長信眾 如有事需要聯絡,請直接聯繫本府電話 (03)3881231,(03)3881232 Related By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2020-07-19 Views387 Comments0 More on this topic 前一篇文章中華道教太一宗 一年一度 庚子年登梯授籙奏職大典 歡迎報名參加下一篇文章重大公告 Comments 熱門紀事 尊道德貴 十一曜真君介紹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2-03-27 0 十一曜真君介紹 十一曜在道經中一般稱作"十一曜星君"或"十一曜真君" ,是指太陽帝君、太陰元君、木德歲星星君、火德熒惑星君、金德太白星君、水德辰星星君、土德鎮星星君、神首羅睺星君、神尾計都星君、天一紫煛星君和太一月孛星君。 與十一大曜相關的經典有:《洞真太上八素真經服食日月皇華訣》、《太上玉晨鬱儀結璘奔日月圖》、《太上飛步五星經》、《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訣》、《上清回神飛霄登空招五星上法 經》、《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元始天尊說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太上日月混元經》、《太上洞神五星讚》、《上清十一大曜燈儀》等。 《元始天尊說十一大曜消災神咒經》記載:當災害將起時,速繪十一曜形儀,建道場,持念本《神咒經》,即可"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攝毒害,以度兆民。 "誠心禮拜十一曜真君,可以使得星辰順度,疾病消除,社稷安寧,人民康泰。 日宮月府 一、太陽帝君 即太陽之神,全稱「日宮太丹炎光郁明太陽帝君」、「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 李思聰編《洞淵集》卷七稱:"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 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謂之陽宮生籍。 ” 二、太陰元君 即月亮之神,全稱「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后太陰元君」、"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 《洞淵集》卷七稱:「月者,太陰之精,皇后大臣之象...... 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 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謂之陰宮死籍。 “ 五星 一、金德太白星星君 即金星之神。 《洞淵集》卷七稱:"西方金德星君,金之精,白帝之子,主刀兵將軍肅殺之威,其精下降為雨師之神。 光照七十萬里,徑一百里,一年一周天。 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皓鶴,日霞之衣,執玉筒,懸七星寶劍,垂白玉環佩,管人問金銀、銅鐵、玉石、兔、牛、馬、牲、豕、鼠、蟲、石人、石馬、霜雪之事。 ” 二、木德歲星星君 即木星之神。 《洞淵集》卷七稱:「東方木德星君,木之精。 蒼帝之子,光照三十萬里,徑一百里,十二年一周天。 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青霞壽鶴之衣,執玉簡,垂七寶劍,白玉環佩。 下管人間山林、草木、龍蛇、魚鱉、水族風雷之事,木之氣直行仁和,司於有德。 ” 三、水德辰星星君 即水星之神。 《洞淵集》卷七稱:「北方水德星君,水之精。 黑帝之子,水德為天心,紫辰之星,正對崑崙之頂處。 紫微之宮,即元氣之主。...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道教的名稱來源 知道乎?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1-12-01 0 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因為道家哲學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也使得道教獲得更多關注。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執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侷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閱讀更多 道聞天下 人事公告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2-01-15 0 本宗聘任人員 媒體總監廖健閔 即日起卸職 在外行為與本宗無關 如有在外任何事項 提起本宗或是用本宗之名 請先來電查詢 • 特此公告! 閱讀更多 裝載更多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