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淵源

0
775

道教的淵源

綜觀人類各民族文化與文明的起源,其初大半是從觀察自然,認識宇宙事物的表面現象;由於對庶物的信仰崇拜,而建立人文的哲學思想,更進而確定精神文明的基礎,諸如此類,幾已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發展的共通原則。但在世界所有各種民族中,唯有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應當另作別論。我們從相傳的古籍,與現在新獲得的歷史資料,可知上古的中華民族,一開始即孕育出良好的原始科學、哲學與宗教合一的文明;時間經歷五千餘年,空間縱橫一萬公里,直至二十世紀,與現代所謂科學時代的宗教、哲學相接觸,吾人所能誇耀傳統,溫故而知新的,仍須仰仗上古以來列祖列宗所遺留的智慧結晶。無論現代有些中國人如何鄙棄自家故物,終有一日會翻然覺醒,開啟自己的寶藏,並擴而充之,與世界各國民族共同互助研究,進於天下太平的局面。

列舉世界科學發展的資料而言,諸如天文、數學、化學、物理等,無可否認的,應推中華民族發明得最早,歷史最悠久。從現代人的觀念而言,所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剛有初步科學知識的發現,便立即與宗教、哲學互相混雜不分,故難與現代科學互爭長短。至少在過去的事實是如此,當然,對未來尚不敢置喙,但因此也可以了解此種文化風格,正是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精神所在。

一、黃帝先後時期學術思想的初步規模由天文學說的建立,發展為人文學術的初步雛形:

(一)從道教應用科學而言:以北斗七星來確定天體運行,與地球磁場的關係,併發明指南車。從日月行度、天文數字建立九章歷算的先期數學。

(二)從道教理論科學而言:(壹)以八卦、五行之說,歸納統攝萬象,作為天地宇宙、人事、物理抽象理論的法則。(貳)辨別日月行度,初步劃分星、辰為二十八宿,以定曆法,作為配合以農立國所需實用氣象學的張本。

(三)從效法天文、地理、物理的運動法則,創始生理、心理的無疾而先養生的道教學說,並為有病而求醫藥的醫理學之根據。更由此而建立醫藥方伎的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外加精神治療與心理治療的祝由、巫覡(現稱道教科儀)等方法。

(四)人文思想的發展,認識天地、神鬼、以及萬物,皆一體同根,即所謂“道”的本原。

的觀念有二:(壹)物理的天體,認識蒼蒼者之為天。(貳)形而上理念境界的精神之天,是合物理之天,與精神境界之天而為一,乃後世道教天道觀念的依據。

的觀念:從天之垂象所示,可與天地上下交通而謂之“神”,故“神”字從示從申。天有天的神,人有人的神,萬物有萬物的神,是為後世道教神道觀念的根本。

的觀念:從而下墮即為鬼。鬼者歸也,故“鬼”字從田而下行,凡神散歸於地稱謂“鬼”,為後世道教鬼道觀念的濫觴。

的觀念:人秉天命而生,人的生命即天命,與天地鬼神上下通者即為神。散歸於地,不能上下通者便為鬼。天地、神鬼皆以人為中心。

的觀念:能生萬物而非萬物之所生,能使神而神、鬼而鬼的即是道,歸結來說:(一)形而上的全能本體謂之“道”。(二)形而下的事物法則亦謂之“道”。

上古文化思想,以“道”之一字,上下交通,聯繫形上、形下的全環。後世道家與道教即淵源“道”字的觀念而加以擴充,統攝天地、鬼神、物理、與人生的共通原則而立教。

故言道家或道教,都通稱之謂“黃老之術”。其實,所謂黃帝的學術,並無專書可考,只如司馬遷所說:“黃帝者,學者之共術也。”所謂“共術”,就是指中國文化的淵源,所以裁定從黃帝時期開始,所以稱黃帝時期的道教學術,即是代表記載著中國文化原始淵源總稱。

道教自黃帝學道於廣成子。據此簡要史實,大概就可了解中華民族在上古人們由道教的智慧中產生科學及文化與生活的淵源了。

、三代(堯、舜、禹)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規模,《尚書》翻開《堯典》,除了認識道教所著稱之“先王”或“先聖”的政治哲學思想,皆秉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精神之外,《堯典》所載帝堯為政的首先要務,就是“治歷以明時”。所謂“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乃是建立一個天人之間,互相關聯的天道觀念,確定天文與曆法的重要,以為順天應人的政治基礎。

《舜典》所載帝舜就職的第一要務,便是繼承帝堯未竟的事業,以積極發展天文的研究,所謂“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因此進而建立對天地,山川、神祇的尊敬,焚柴舉燎,封禪四岳,從此建立天人關係的道教信仰。同時在人文方面從道教知識中更產生,定器物,制律、度、量、衡,作刑法以輔助政治教化的不足。及至大禹時代,社會文明漸趨進步,人心思想也愈趨複雜。所以在舜、禹禪讓授受之際,即有如《大禹謨》所載:“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等告誡的記述。

由此而知,三代文化自確定天、神、人三位一體的思想以後,後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學說,與道家人神同體的觀念,以及道教的敬天、事神等宗教儀式的建立,都是基於中國上古三代文明而出發,便形成為道教思想,如加以人格化,便成中國的人文哲學,而且因此亦可了解中國文化何以特別注重人生哲學的根本原因之所自來。

(六)、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變,自大禹以後,所稱夏代的文明,由大禹治水,“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開始,繼堯、舜時代以天文為為政治世的要務,漸已趨向發揮地理,物理的效用,而成為政治世的當務之急,對於山川形勢的重視,已經超過天文觀念的政治階段。同時氏族世系與宗法社會的傳統觀念,也從此奠定基礎。但畢竟還是樸實無華的古代文明狀態,所以史稱夏代的文化,為“尚忠”的階段。“尚忠”就是樸實質直,簡單誠篤的人文形態。但到商湯以後,雖仍承繼三代以來的天、地、人的文化傳統思想,卻變為特別注重天神、鬼神的信仰,類似後世所謂的“神道設教”思想,用以輔助政治的不足,故史家稱殷商的歷史精神,即為有名的“尚鬼”階段。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家思想,大抵是以夏、商文化思想為其主要的淵源。漢代以後,道教宗教部分天、人、神、鬼思想的建立,也是遠承夏、商文化思想的源流。因在夏、商歷史文明的過程中,已從堯、舜以來樸實的天文知識,漸次演變為理論的天文思想,從此建立抽象的天文數學符號,所謂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及干支排比的甲子、乙丑……等六十甲子;更有五行、八卦,與干支配合,用來解釋人、事、物等各種理論的逆天預知,充滿神秘的道教意味,成為後來道家與道教所有學術思想的五術。周朝建國,對於上古以來的政治體制,禮樂教化等所有思想制度,一律加以整理與變革,文王、武王、周公父子兄弟三人,綜羅上古文化思想,歸納成為一貫,極力建立以人為本位,由人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體系;《周易》的文言、象辭、爻辭等,即為周代文化思想最高原理的總匯,所以孔子推論三代以來的文明,特別讚許周代文明,為“鬱郁乎文哉”後世儒家思想學說之所以如此演進,受其影響至深。雖然如此,但稱為文化思想的最高理則,仍然歸納謂之“道”,是以當時的“道”,並無門墻的紛爭,亦無派別的對立,周朝後據經典云:道教已有許多宗派,如周朝傳世奉老子為祖師宗派,太一宗經典中曾云:太一者大道之源,萬化之始。太上言:「天常清地常寧皆太一之道也。故事貴有始則有常,有常則無生滅,無生滅則天地不為之賊而稱太一也。」西王母亦曰:「太一者元祖也,養之不窮用之不竭,能生萬物乃炁之祖宗,造化之基地。」故天有太一萬物生焉,人有太一五行用焉。太上老君成道億劫,造化萬天,宰制太一,普殖生靈,劫劫相生,化化相承,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無世不出,垂經立教接誘訓化,商陽甲十七年庚申,自太清境分神化炁,託孕於聖母玄妙玉女(即無上元君)處胎八十一載,商武丁九年庚辰二月十五日,聖母逍遙李樹下,剖母左腋而生,生而皓首,故號老子,指樹為姓,姓李,名耳,字伯陽,又號聃,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文王時為守藏史,武王時遷為柱下史,以至道無為,廣行教化,照王時,老君欲開化西域,乃於昭王二十三年癸丑五月二十九日離周西行,時函谷關令尹喜善觀天象,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將至,齋戒以候。七月十二日果欲老君乘青牛而至,尹喜禮迎之乞為著書,老君乃授予道德經五千言,爾後西入流沙,度化胡風。道德經彌綸大道,賅括眾妙,為載道之經,萬古聖典。昭王二十五年乙卯,老君分身降於蜀州雲台山,演經說法,建立法度,創立太一宗,太一之道自此呈顯於世,為大道啟萬古之教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