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太一宗對”道”和”德”的觀念

0
489
關於「道德」,在《禮. 典禮》中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注云:”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稱”。 泛指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對社會成員起約束和團結作用的準則 敬畏諸神 善惡分明 以求平安。
道教太一宗的教理教義是太上老君(老子)所闡述的”道”。 這個”道”,是教徒的根本信仰。
道教太一宗歷代以來所有祖師認為,力行太上老君《老子》之”道”,對修身,可以達到”長生久視”; 對治國,可以達到修齊治平。 “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 “道”,主宰萬物而順行自然,”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
“道”,”衣養萬物而不為之主”,萬物亦順”道”之自然生乎所當生,
死乎所當死。 故《陰符經》說:”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道教太一宗所留下資料中:”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今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無始而有應。 其未來也,無之; 其已來,如,有物將來,其先行之”。
(馬王堆出土帛書《稱》。)假若把這個「道」作為「有情有識的」。
物質”看待,則認為這個”道”是:”道以無心度有情”的。 所謂「無」。
心”是說,”道”是順乎自然; 無為而又無不為,但絕不遷就人的欲
望。 所謂:”有情”,是說,只要你能按”道”的自然規律,清虛自守,”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能做到”致虛極,守靜篤”,就可以得到”谷神不死”,體道合真,和「道」交融為同一體性。
所以本宗提倡:人能體道而行,通過煉養、是能夠與”道”合真。 對
此深信而不疑。 做到自己的「先天祖性」,歸根複命與「道」,就叫”得道”,得”道”就是成仙了道。 合與”道”就能得道。 “道”也就是有”情”的了。
欲達得”道”成仙的目的,須有一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的修道過程。 這個過程是由積”德”來行的。 “德”是道之用的基礎。
太上 曰以”道”為之體,”德”為之用。 “道”和”德”是一個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面,是整體和局部的關係。 “德”也就是”道”,如:”長之畜之,成之熟之,養之復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德”的具體表現在”行”,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 其德乃余;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德”須靠”行”來積,即所謂:”累行積德”。 “德”的另一表現在「功」,施德與人而不居功,稱為「有功德」、「有德行」、就是這個意思。
“德”,也有個宏觀標準,這個標準是:”上德不德”意思是:施恩不求報,”功成不名有”,因任自然,有德而不自居;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皆系之自然,這樣才是真正的”上德”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如果,矜持自己的”德”,那就流於”不失德”,就是在「下德」的小圈子裡轉一一「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下德”是不可取的。 要積德,就得行積德的操持,行積德的修養,積德的操持和修養就是行”柔弱”,”謙下”之道。 “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無為”、”清淨”、”不爭”,這都是積德的行為操守,也是達到得”道”的修持法則一”弱者道之用”。 “德積而道備”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積夠百分之百的德,也就自然達到了得”道”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