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教嗣熊宗師府

道教是華人的根

道教的建立、成長、擴張與演變 道教演變是道家思想與漢族文化與諸子百家同時產生,我們要明白道教,不得不先知道科學。科學應用起源可以說:都是歷代道士們研究或用於生活的結果。因為道士們的責任,就是要將玄渺自然的天則來解釋或自然定律,發展人事物預知。 現今科學的始祖應為『道教』在中華文化的前身初期,都可以找出來。《國語·楚語》載巫術說“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道法威儀,則明神降之,在男日巫,在女回現”(巫或現的意思是指:道士前身也可稱為法師)。歷代道士們的聰明與預知都超過常人,當時的道士們,多數學習開始《易》是中國宗教與思想源頭,故研究道家與道教不可不先學《易人《易》底八卦相傳出於《河圖》、《洛書》,這兩種文字大概是居於河洛漢人所遺留(河洛意指河南與洛陽),所以除去練丹以外,還有解夢、卜卦、預言、中醫、祭祀科儀、日常生活的運用等等的科學依據,然而道教代表著中華文化之根。道教為根據中國固有文化所創設之宗教,其立教的過程,追溯歷史約可劃分為十個演變時期。 道教組織與信仰 道教組織系自混沌空之無極界,至二儀判分天地肇定之太極界,以至現世界,其體系由天曹、地府、神道、人道所組成。 無極之先,渺冥空洞,道炁混融,無如祖炁,太無混一大道君太聖祖,化生至道之中,激盪無極始炁,結凝天地之精-元始天王聖祖,主宰無極界施張造化,運導陰陽生育天地,綱維萬象,是為道生天地,天地生人。聖祖再一炁化三清,第一化為玉清元始天尊,第二化為上清靈寶天尊,第三化為太清道德天尊,稱為「道經師」為教徒皈依之三寶。元始天王復與太元聖母通氣結精,化生東王木公,西王金母,生育陰陽,為萬物之首,並分掌天下三界十方男女登仙之籍,凡世人修真得道,功成行滿昇天之時,尤其校定階品功以封之。先天真聖原本自無生有,化化相生,如九天真王、太上真人、金闕老君、九天普化天尊、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祖天尊、九天妙道天尊、九天元皇天尊、無上元君、鐵岩上帝、鐵峰上帝、鐵仙上帝、鐵洞上帝、鐵翁上帝、太乙元君等。木公、金母再化五方五老-中央黃靈混元老君、東方青靈始老君、南方丹靈真老君、北方五靈玄老君,此乃五行之精,各掌五方運化,以上形成無極界之神道組織。 五老合一炁化為斗姥天尊、斗姥為眾星之母、主宰太極界、(燮)理五行、升降二炁、功沾三界、德潤群生。五老再按五行化五方五帝,以分佈四方,主司四時。 青靈始老君化為東方青帝,主木,司春。 丹靈真老君化為南方赤帝,主火,司夏。 皓靈皇老君化為西方白帝,主金,司秋。 五靈玄老君化為北方黑地,主水,司冬。 中央黃老君化為中央黃帝,主土,司四季。 自此四方位猷,五行運化而無窮盡。   「昊天玉皇上帝」統御諸天。綜領萬聖,為太極界至尊之神,下列四極、三官、五斗、星辰列宿如後: 四極大帝-北極紫微大帝綜御萬星,南極長生大帝綜御萬靈,西極天皇大帝綜御萬神,東極青華大帝御萬類,四極大帝係輔佐玉皇上帝統御萬天。 三官大帝-上元天官,主宰眾生善惡之籍,至諸仙升降之司。中元地官掌理八極四維五嶽,考眾生禍福之機,核男女善惡之籍。下元水官,主管江河淮海水域萬靈,長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 五斗星君-北斗星君曰七元,主解厄,計七宮:第一天樞陽明貪狼星君,第二天璇陰精巨門星君,第三天璣真人祿存星君,第四天權玄明文曲星君,第五天衡丹元廉貞星君,第六闓陽北極舞曲星君,第七瑤光明衝破軍星君。南斗星君曰六司主延壽,計六宮:第一天府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延壽星君,第四天同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度厄星君,第六天機上生星君。東斗星君主紀算,計五宮:第一蒼靈延生星君,第二陵光護命星君,第三關天集福星君,第四大明和陽保和星君,第五尾極總監星君。西斗星君主紀名,計四宮:一宮白標星君,二府高元星君,三典皇靈星君,四將巨威星君。中斗星君曰大魁,計三宮:第一赫靈度世星君,第二斡化上聖星君,第三沖和至德星君。 五方五德星君-東方木德重華星君,南方火德熒惑星君,西方金德太白星君,北方水德伺晨星君,中央土德地猴星君。 九曜-日曜(太陽帝君)、月曜(太陰皇君)、火曜(熒惑星)、水曜(晨星)、木曜(歲星)、金曜(太白星)、土曜(鎮星)、羅()黃旛星、計都(豹尾星),此九曜照耀世間,亦司善惡。 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綜二十八宿星君。 二十八宿星君-東方青龍君,綜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七星君。北方玄武星尹綜斗宿、牛宿、女宿、虛宿、危宿、室宿、璧宿七星君。西方白虎星君,綜奎宿、婁宿、胃宿、昴宿、畢宿、參宿、七星君。南方朱雀星君綜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張宿、翼宿、軫宿七星君。 六十甲子值年太遂:掌人間禍福之神,為一歲之主宰,甲子年金辨,乙丑年陳枋、丙寅年沈興、丁卯年耿章、戊辰年趙逢、己巳年郭燦、庚午年王清、辛未年李愫、壬申年留旺、癸酉年康志、甲戌年詹廣、乙亥年任保、丙子年邵喜、丁丑年汪文、戊寅年曾光、己卯年龔仲、庚辰年董德、辛巳年鄭但、壬午年陸明、癸未年魏仁、甲申年方杰、乙酉年蔣崇、丙戌年白敏、丁亥年封濟、戊子年茅鏜、己丑年潘佐、庚寅年鄔桓、辛卯年范甯、壬辰年彭泰、癸巳年徐華、甲午年張許、乙未年楊賢、丙申年蕭仲、丁酉年唐傑、戊戌年姜武、己亥年謝燾、庚子年虞鄒、辛丑年湯信、壬寅年賢諤、癸卯年皮時、甲辰年呂誠、乙巳年吳遂、丙午年艾析、丁未年伍炳、戊申年俞誥、己酉年程實、庚戌年倪復、辛亥年蔡堅、壬子年丘德、癸丑年朱簿、甲寅年章朝、乙卯年萬春、丙辰年辛亞、丁巳年商諺、戊午年黎卿、己未年傅儻、庚申年毛梓、辛酉年石政、壬戌年洪克、癸亥年盧程。 以上組成太極界神道組織,然凡是後天仙真,或修道成真,忠臣孝子為後是欽拜者或地方社稷等亦屬太極界之神如太乙真人、玄天上帝、觀音大士、驪山老母、文王、金闕後聖帝君、葛仙翁、東極真人陵陽子明、西極真人王方平、南極真人赤松子、北極真人安期生、希夷真人、靈妙道真君、三茅真君-聖佑沖虛真君、德佑沖靜真君、仁佑沖慧真君、東華帝君、潛虛帝君、道純帝君、文昌帝君、白鶴真人、李白真人、鬼谷仙師、南華真人、姜子牙真人、孫臏真人、張良真人。八仙-鍾離、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海膽帝君及南宗七祖-張紫陽、石杏林、薛道光、陳泥丸、白紫清、劉永年、彭鶴林。重陽帝君及北宗七真-邱長春、馬丹陽、劉長生、譚長真、郝廣甯、王玉陽、孫不二真人。趙元帥、康元帥、托塔天王、王天君、關聖帝君、保生大帝、註生娘娘、天上聖母、順天聖母、岳王武穆、延平君王、開漳聖王、三田都元帥、五府千歲、三山國王、中譚元帥、清水祖師、靈安尊王、廣利尊王、廣澤尊王、門神(秦叔寶、尉遲恭)、東廚司命、福德正神、財神爺、地祇主等。 現世界之始,為洪荒之世,天地混沌,時天皇氏出,其上察天象之儀,以自然至理,啟迪族人,篤德深道,設教導民,以歸之根本。於是五運始興,人民於焉繁息,文化方始建立。天皇傳之地皇,其深察天體,極軸族轉之理,而定晝夜日月時辰,推測四時復始,啟示四方,民始知季節氣候,其時,正是萬物精靈孕育之初,乾坤陰陽昭明。人皇氏定九區以治市政,宜化八方,教民尊卑之道,分別男女,定夫妻制,化民成俗,社會秩序於焉井然改觀。有巢氏立火,積柴儲薪,只天布躔,以劃分七政,設傳教之台,受民請益,立師道之始。祝融氏教民溫順相和,努力勤樸,屯墾荒地,為民施醫治疾,民莫不敬慕德政,天下洽和,萬物叢生。伏羲氏出,教以畜牧、佃魚以養民,創列星分度制甲曆以序民,做八卦、象天地萬物名色以啟民智,並制嫁聚,定人倫,形成家族氏系,民生漸形繁育。神農氏立,教民耕稼之法,興農利民,顧後世耕田之人謂之農人。嚐百草,著醫經,並以日中為市,教民聚貨,交易而退,後世之醫農商政從此起源。又設祭祀之禮,敬奉天地之儀,設教宣道,化俗為樸,興教於天下,萬國雍和。黃帝承神農之後而立政,創始人類諸多發明,命史官倉頡依類象形而造字,又以天干地支分配甲子,建築宮室,鑄造貨幣,發明蠶絲,著作醫經,訂定律呂,官司分職,區劃土地分州邑,成井田之制等等,孕育人類文明之始,成為中華民族之始祖。 地府由太乙救苦天尊主統御之權,下列五嶽,城隍十殿二十四地獄。 五嶽: 東嶽泰山大生齊仁聖帝-司糾察、陰陽地府、善惡之權 西嶽華山大利金天順聖帝-司金銀財寶飛禽 南嶽衡山大化司天照聖帝-司星辰分野水族龍魚 北嶽恆山大貞安天元聖帝-司河淮江齊 中嶽嵩山大寧中天崇聖帝-司大地訓谷走獸 府縣城隍:府(省)城隍治一省之事,縣城隍治一縣之事,主司賞善罰惡。 酆都大帝-天下鬼神之宗,下佈六天宮,凡人逝後,由之審判其功罪。第一約絕陰天宮,第二太殺諒事宗天宮,第三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第四恬照罪氣天宮,第五宗靈七非天宮,第六敢司連宛屢犯天宮。 太乙救苦天尊化十方救苦天尊(另一稱呼十殿冥王或十殿閻王): 第一殿秦廣王,第二殿楚江王,第三殿宋帝王,第四殿五官王,第五殿閻羅王,第六殿汴城王,第七殿泰山王,第八殿平等王,第九殿都市王,第十殿轉輪王。 二十四地獄: 一曰鑊湯地獄,二曰銅柱地獄,三曰鐵犁耕舌地獄,四曰刀山劍樹地獄,五曰剉碓地獄,六曰毒蛇食心地獄,七曰鎔銅灌口地獄,八曰爐炭地獄,九曰鐵輪地獄,十曰運石為山地獄,十一曰鐵床地獄,十二曰劍林地獄,十三曰寒冰地獄,十四曰猛火地獄,十五曰鐵杖亂拷地獄,十六曰大石壓身地獄,十七曰鐵錐刺身地獄,十八曰鐵丸地獄,十九曰吞火食炭地獄,二十曰磑磨碓擣地獄,二十一曰鐵汁地獄,二十二曰拔舌地獄,二十三曰鐵鎖地獄,二十四曰鋸解地獄。 道教天曹地府之神道系統,莫不以規範人類善惡,定奪祿算,掌御禍福,奉勸世人,天地鬼神森列昭布,當恪意行善修德,自可免卻災煞厄難,更獲福報,所求皆遂。    

道風清 道仕途

太一 雲宗子 道風清 仙逝回歸名曰道,迢迢道途飄何如? 夢魂不憚憶道勞,幾度思親伴祖師。 道仕途 塵世繼代宗傳世 ,與天共齊千萬里? 奉道落雲終成就,盼朝一日在道聚。      

本府重要公告 本府撤銷神職人員

案由一 .本府拜師弟子 魏X賢 屏東市人 因未尊師重道 背道而馳 叛道離師 違反宗規 逐出太一宗師門 撤銷奏職證書 後入正一宗奏職 已與本宗無何關聯 特此聲明! 案由二 .本府拜師弟子 黃鐘X 台南市麻豆人 因未尊師重道 在外利用師門做生意盈利 倒言是非 違反宗規 逐出太一宗師門撤銷奏職證書 後入大陸茅山派 已與本宗無何關聯 特此聲明!  

道教教主 太上老君 介紹

道教教主 太上老君 介紹 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乃道教教主最高尊神之一 另在稱「三清」之第三位,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教起源的思想傳世 皆為道德天尊化生入世,無世不出 無世不化,生生化化不絕道源! 太上老君神像 少見的坐椅是反過來的,全台可能只有這一尊 目前供於雲台山大羅金仙 此尊供奉在玉京山大羅金仙總府

奉祀的貢品 到底要幾樣?

奉祀的貢品 到底要幾樣? 敬神的供品,僅須四喜、五果及四供養、六供僚、七供養、或十供養! 四喜就是:茶、酒、麵、飯。 四供就是:香、花、水、燭 以香代表無為,花代表自然,水代表清淨,燭代表順化,以表達清淨無為自然順化的道教基本教義。 七供即是:香、花、燈、荼、果、食、樂。 十供就是:香、花、燈、荼、果、茶、食、寶、珠、衣。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道教與生活

過年也是道教節慶 只有我們中華民族才有的 春節在我國百姓過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日子 而這些歲時節令中,可以說是行事注重的事最多、也是從除夕開始最長的日子,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道教奉祀禮儀開始從「祭灶」、「送神」那天開始,一直到元月十五元宵節為止,都是春節過年的範圍而這些儀式都是道教節慶 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早在夏代開始,幾千年來,春節一直是中滑民族心目中的大日子,雖然其中經歷了各朝代曆法的數次更改 因為天氣變化,至此卻依然沒有改變百姓心中的節慶習慣,春節過年仍舊是百姓心中最重視,最隆重盛大的節慶。 不論在中國或是台灣 只要華人的地方 就有過年春節的日子 農曆元旦是正月朔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所以稱為「天臘日」,又因為是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所以又叫「四始」一般認為人們對此特別重視是和古代皇室遵從道教祭典的臘祭有相當的關聯。 從道教的祭天祭地開始 黃曆的編寫由中華民族古代的政府 訂立黃曆 而黃曆最後結合農民曆 所以古代在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也是最後一天月的稱呼。因為臘的本義,是一種祭祀的儀式名稱。在農業社會中所注重的農民曆,不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農業生產關聯,無論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忙碌的,只有冬季才有較多的空閒時間。因此,往往在大豐收的年底舉行盛大的道教的謝神祭典中表示慶祝,也藉此舉請道教神明 驅逐不祥和疫癘,永保平安,並將各種祭祀合併在一起進行。雖然歷經幾千年不同的朝代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但是人們仍依例在歲末之時舉行祭典,這也就是「過年」祭祀活動的一個飲水思源紀念及敬天敬地的習慣! 在農曆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因為家家戶戶因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十分忙碌。不論有錢沒錢,都要採辦一些過年時吃的東西或過年當天「鋪陳」時要用的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算是「年糕」了!基本上,全國各地年俗大同小異,即海外華人社會亦然,在台灣有句俗語說:「甜粿過年,發粿發錢,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說的就是它們各代表的意義。另外,一些應時的物品如:春聯、糖果、乾果等,至於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也不能缺少。 過年時所需的年貨準備妥當之後,每戶人家便開始佈置廳堂,張貼春聯。佈置廳堂時,首先將自家祖先牌位「公媽」上的東西予以換新、擦拭乾淨,並且供上長年飯及發粿,表示年年有餘、發財如意;用柑橘疊「柑塔」,供上各色甜料,擺紮紅紙的麵線三束,表示甜蜜長壽。而貼春聯能使年的氣氛更能顯現出來。「春聯」據說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出來的,貼在大門上具有驅逐鬼怪、避邪消災的作用。春聯的內容通常可以看出人們的希望;大門貼上門神,米缸貼「滿」,窗戶貼「春」,畜舍貼「六畜興旺」等,顯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而過年出門亦要看時間和方向,人人見面要互道恭喜,絕對不可以說髒話或口出惡言。 而除夕夜晚間的圍爐象徵團圓,全家不分老幼尊卑圍爐共享天倫之樂,在外工作的人不論多忙,都必須在這時候想辦法回家團圓;圍爐時必須弄得火光熊熊,表示一家興旺的意思。圍爐吃年夜飯時,最好慢慢的吃,時間越長越好,取其長久的意思。所準備的菜餚也都各有各的含義。 另外,在過年期間還有三個重大節日:正月初五的財神日,家家戶戶都接財神;初九的拜天公(玉皇上帝的萬壽日)和上元節(即元宵節),從道教的觀點,上元節是延襲道教的陳規而來的。唐代以後有所謂的「三元 日」,即上元日(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解厄日─農曆十月十五日)。而「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傳說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下凡考覈世人功過的日子,因此人人禱神懺悔;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命運氣數,人們為了祈求賜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張花燈,也拜三官。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賜福、禳災消厄、求平安,進一步強化,成為民間最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而五臘及三元是道教最重要的節日。五臘之首的「天臘日」(正月初一)亦是國定節日的「道教節」因此我們的生活跟道教是最近的。   古代祭典 敬天地的儀式

換證通知時間延長 本宗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 神職人員請注意!

因疫情狀況 本府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調整換證時間 逾期喪失資格 取消本府與中華青年總會 所有證件! 中華道教青年總會證書改版 與本府太一宗壇及小證改版 系統電子化 結合悠遊卡 ! 受文者: 太一宗全體神職人員暨中華道教青年總會全體會員 受文日期:中華民國一○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聯絡人:秘書處 何小姐 桃園大溪聯絡電話 (03)3881231 手機0926889345 主旨: 108年度配合中華道教青年總會更名暨太一宗宗師府更換所有新證 證書與卡片印入聯合國世界道教總會台灣會員字樣 並注意自身權益所有條款 請本宗神職人員 注意下列事項: 一. 原訂換證日期自108年7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因管理程式修正更改列印輸出功能 故延後換證 自109年一月一日開始換發至 民國109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停止換發 逾期喪失資格 ) 逾期未換者...

太一宗四十七代大真人 赤蒼子

黃史宗師簡介 中華偉大的道家老子的傳人----黃史宗師(道號赤蒼子),一位奉天行道的道家典範,他稟承老子的智慧和傳統的道家思想,傳佈大道濟世利生的精神,寫下近代道教發展史的嶄新格局。 黃宗師字史,名金榜,一九七八年承老子太一宗脈,接任「道教太一宗嗣熊四十七代大宗師」,成立「中華道教嗣熊宗師府」掌教行化,台灣南北設立老子道場---玄都玉京山大羅天總府、玉京山大羅上仙府、雲台山大羅金仙府、紫霞山大羅真宰府、崆峒山大羅天仙府、崑崙山大羅昇仙府、太初道元院等,周興法教,廣敷宣化。又相繼成立「中華道教青年總會」、「中國道家協會」、「世界道教總會」、「國際老子道家總會」等,其信徒十數萬人,遍布海內外。 道教是大中華民族固有的宗教,是兩岸同根同源的宗教,數千年的歷史文化,道教發揮巨大的傳承貢獻,黃宗師一向以道教致力於兩岸的和平發展,促進兩岸的和諧交流,他認為中華民族不容切割,血脈不容分歧,傳統不容背離,團結是每個人民共同的責任,唯有團結一致,才能營造全民之福,才能為萬代子孫開啟繁榮昌盛的美好時代。 黃宗師以宏揚道教固有文化,整合道教體系,規範正統科律典制,神職奏授儀規,沿襲傳統祈禳醮祭,護國安民,廣化道德思想,佈善行仁,淨化社會人心,促進國家安定祥和,世界和平為目的。 其推動台灣道教,拓展道務情形如下: 推動兩岸道教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人民之和諧,增進兩岸人民之情誼。 推廣佈道工作,以道德善化人心,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延及於社會,各個推己及人,互相轉遞,互相傳化,共同創造一個沒有犯罪的和諧社會。 輔導道教廟宇正統的科儀、經典、禮節、規戒等協助處理宗教相關事宜,予以扶持道務之推動與發展。 辦理神職人員資格審核及授證工作。 設立道教學術研究進修機構,研究及推廣道教學術,培育專業人才,普及道學教育。 舉辦與推行各項慈善濟助公益活動。 整合道教各宗脈,將具有正宗的教義、法門、脈流、派別、保存宗派泒流之歷史循源與傳承。 八、舉辦科醮法會,如金籙大齋、玉籙齋醮、黃籙齋儀、羅天大醮、清醮、水醮、火醮、平安醮、謝土醮及安龍伏虎等。為地方人民上禳天災,下解地禍,護安國家境域,保佑社稷百姓。 以神算易卜推斷流年行運之禍福,氣數之興衰, 為信徒消災解厄,趨吉避凶。 黃宗師具有根深的崇道思想,主張修德行仁,及溯本追源敬天法祖,這是人類的老祖宗用以啟發人們內心真正具有的道德意識,因為有敬天畏天的思想,無形中產生自律自戒的效應,在日常生活之中,隨時隨地不離修德行仁的善念,於今之世,所以亂象滋長,社會脫序,貪暴無妄,罪惡叢生,實基於世風偏離道德的規範,因此唯有從思想上的根本淨化,才能成就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    

宗師府公告 逐出宗門人員

林X德 高雄旗山人 欺師背祖 逐出師門 違反宗規 背師賣道求榮 偷竊本府放置紫霞山絳衣器具 依規定撤銷太一宗壇法籙 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證書 特此公告! 蔡X宏 屏東縣人  與林X德 狼狽爲奸 此人有一件太一108星絳衣 來路可疑 且未尊師重道 背師之罪 欺師背祖 逐出師門 違反宗規 依規定撤銷太一宗壇法籙 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證書 特此公告! 還有一人 太一宗神職人員...

 祈天護國佑民入火安座朝科祈安大法會

 祈天護國佑民入火安座朝科祈安大法會   本宗祖師—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無極至聖,肇啟道元之玄玄,斡運太清之生生,開萬化之宗,貫兩儀之序,欣逢萬宇天開,安坐佳辰,九光浮瑞,十華騰輝,茲謹恭迎 太上老君 第七代宗師張陵 四十七代大真人赤蒼子 舉行開光安奉聖座儀式,同時舉辦嗣熊太一祖師殿揭牌典禮暨「祈天護國佑民安座入伙祈安大法會」。     祈求 風雨調順,四時合序,天災不生,地禍不臨。 新北市各區,各城鎮里鄰,平安富庶,百吉千祥。 全國各縣市,百姓和泰,民康物阜,社稷隆安。 景氣興旺,財經繁茂,士農工商,百業榮昌。 祭解科儀 化解年中諸事不順 解冤釋結 。   時間---國曆)民國一一二年七月十六日.   一天     農曆)一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新北市石碇區永定里蚯蚓坑19之10號   舉辦項目 太上老君 第七代宗師張陵 四十七代大真人赤蒼子安座典禮。 嗣熊太一祖師殿揭牌典禮 祈天護國佑民安座入火朝科祈安大法會。 安座開光典禮上午十一點十五日。 宗師府晚宴 宗師府內官職...

道統傳承

道教篇(問)第一集

道教篇(問)第一集 天空之中為什麼會有日月星辰? 大地上為什麼會有山川湖泊? 天為什麼能落雨落雪、冷暖交替? 地上的植物為什麼能春季開花、秋季結實? 風雲雷電出自何方? 白天黑夜是怎麼回事? 人從哪裡來? 又到哪裡去? 為什麼死了的人會在活人的夢中出現? 天地使人在它的懷抱中能夠一代代的繁衍生息,為什麼又將災難不停地降臨到人的頭上? 從伏羲神農軒轅時期的先民 為何尋求生存繁衍的同時,始終面對著無數的不解之謎。 茫茫浩大的宇宙,斗轉星移,日月變換....日復一日 先民用困惑、好奇的眼光望著天、望著地,望著自己周圍的一切,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思索,終於,他們找到了心中那無數個“為什麼”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我們的神。也是道教起頭根源! 華人民族以日月星辰是神,風雲雷電是神,山川河海是神 天地萬物皆有神主宰! 五千年的變化之中 江河東流、春花秋實、落雨落雪、冷暖交替... 沒有一樣不是神所主宰。 道教諸神,以巨大的威力,操縱著自然界的一切,“神,引出萬物者也”沒有神,也就沒有萬物。... 真要給個解釋 當我們的祖先將這些原本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歸結於(神),用這樣一種原始思維方式去審視、解釋自己所能看到的一切的時候,伴隨著他們對宇宙萬物的解釋而誕生了一種解釋。 他們想像雷神住在雷澤之中; 掌管春天的神名叫「句芒」; 北方的海神名叫「禺強」,耳朵上掛著兩條青蛇,腳上也踩著兩條青蛇; 水中的神叫作「水伯」,長著人的面孔,有八頭、八腳、八尾; 山中的神名叫「山精」,長相像人,身高僅有三、四尺,只有一隻腳,晝伏夜出。 遠古的先民生活經驗和智力水準找出來的神,在各自所具有的領域里發揮著威力和作用 皆天有關。 不過,在遠古時候百姓心目中,每個神都是皆有依據,遠古百姓所求與現代百姓不同 基礎還是以心裡平和與出入平安...

太一經法相承次序卷下

太一經法相承次序卷下 三清境從下,第一大赤天,第二禹餘天,第三清微天。 右已上名無上三天,皆是證果極地妙行真人分形應化,神通自在,湛然常住不壞之天,分即為九清,凝然謂之一炁。一炁外稱為大羅天,即是元始天尊不動之所。《度人經》曰:三界之上,眇眇大羅,上無色根,雲層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即之謂常,三元八節,十直庚申,諸是齋日,十方上聖,五億諸天妙行真人,無鞅數眾,並嚴天威法服,各從十千萬人,駕虛乘龍,作天大樂,嘯歌邕邕,十絕靈旛,飄流浮空而上,大會玄都。玄都大羅之天,玉京山之上。 玄中大法師十號者,與以前十號別。一號無名之君,二號無上玄老,三號太上老君,四號高上老子,五號天皇大帝,六號玄中法師,七號有古先生,八號金闕帝君,九號虛無真人,十號太上高皇。 右出《真傳》。一曰大道,二曰正真,三曰太上,四曰老君,五曰玄老,六曰天尊,七曰十聖,八曰真聖,九曰玉帝,十曰法王。   一乘:謹按《太真科經》云:三乘相通,用有前後,歎而駭之,名曰一乘道也。   一念:經云,心得定也。   二景:謂日月也。   二氣:謂陰陽。   二真:左玄真人,右玄真人。   二儀:圓天方地。   二篇:經云,為說道德,列以二篇,謂道經上,德經下。   二智:經云,權實救黎蒙。   二官:謂上仙、上靈。 三天:一曰始氣化為清微天,二曰玄氣化為禹餘天,三曰元氣化為大赤天。 三士:上士得道,昇為仙官;中士得道,棲集崑崙;下士得道,長生世間。 三士:上士氣騰,駕景乘虛;中士隱化,坐在立亡;下士滅度,轉輪聖王。   三精:陽精為日,陰精為月,和精為星。   三華:玉清內左宮,玉清右宮,玉清中宮。   三籙:一金籙,上元主天,天者乾為天,金籙主之,故銷天灾也。二黃籙,下元主地,地者坤,坤包黃,故黃籙主之,濟拔七祖,七祖恐在地府。三玉籙,中元主人,人出籙者,資於德,玉備德,玉備德,故玉籙主王公。   三階:有,有無,非有非無,此形之三階。有陰,有陽,有和,此氣之三階。有智,有愚,有庸,此神識之三階也。有利,有鈍,有平,此才用之三階也。凡十有五事,同宗一氣也。   三世:過去無極,當來無極,見在無極。   三自然:利根之人,學大自然,守虛無,變化生死,為世世宗師。宗師者,聖人也。平根之人,學中自然,守神鍊形,飛為天官真人。鈍根之人,學小自然,守陰陽氣,生毛羽,飛仙也。   三患:一嫉妬,二誹謗,三貪欲。   三丹田:眉間赤子神,心下真人神,臍下嬰兒神。   三道:一聖道,二真道,三仙道。   又三道:一無極大道,二無上大道,三無為大道。   三元:上元八,中元八,下元八。   三魂:一名爽靈,二名胎光,三名幽精。   三毒:與前三毒別,一貪淫,二嗔恚,三愚癡。   三乘學行:小乘學洞神,得道成仙。 仙有九品:第一上仙男皇女后,二高仙男帝女后,三大仙男王女妃,四神仙男公女妃,五玄仙男卿女夫人,六真仙男大夫女夫人,七天仙男士女妻,八靈仙,九至仙男士女妻。中乘學洞玄,得道成真。 真有九品:一上真,二高真,三大真,四神真,五妙真,六天真,七仙真,八靈真,九至真。大乘學洞真,得道成真。   聖有九品:一上聖,二高聖,三大聖,四神聖,五玄聖,六仙聖,七真聖,八靈聖,九至聖。   三皇:天地人是三皇。   三象:玄氣青,元氣白,始氣黃。   三願:一願天清,二願地寧,三願人生。   三真:第一鬱羅翹,二光妙音,三真定光。   三一:真一,正一,太一。   三官亦謂三元:上元天官,治陽元之士;中元地官,治酆都山洞中;下元水官;治九江洞室中。   三山:一閬風亦名蓬萊,三瀛洲,三方壺。   三灾:一大旱,二大病,三大水。   三尸:一上尸好寶貨,二中尸好五味,三下尸好色慾,亦五色   三要:第一要當求生,二要當求藏形,三要當避世榮。   三吉凶:一生年月,二婚姻,三家宅。   三會: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三惡:一生蟲中,二生鳥中,三生獸中。   三劫:一龍漢前劫,二赤明中劫,三開皇今劫。   四輦:一男,道士二男,俗人三女,女官四女。俗人   三等:一貴人,二士人,三庶人。   四達:一達過去無窮之事,二達見在一切之事,三達未來無量之事,四達無邊聖眾境界之事。   四辯:一法辯,能夷就諸法;二義辯,通達諸義;三心辯,樂為眾說;四巧辯,言利無有遺滯。   四施:一救貧病,二立觀宇,三造經法,四建齋講。   四等:以前己有,某一唯慈,某二唯愛,某三唯善,某四唯忍。   五老:一白元,二無英,三桃君,四司命,五太一。主符籍   五通:眼通,耳通,鼻通,舌通,心通。  五持戒:一行仁,慈愛不殺,拯生度死,目能久視,目通肝,肝藏魂,肝魂相安。東方木二行義,賞善罰惡,不盜,耳了玄音,耳通肺,肺藏魄,肺魄相洽。西方金三行禮,敬老慈少,不淫,口盈法露,心神相和。南方火四行智,化愚學聖,斷酒損欲,腎精相合。北方水五行信,守中不壞疑,始終無忘,脾志相成。中央土,出《老子經戒》。   五難:一貧窮布施難,二豪貴學道難,三制命不死難,四得見洞經難,五生遇聖道難。   五逆:一怨天地,二穢辱日月星辰,三呵風罵雨,四為臣不忠,五為子不孝順。   五道: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獄道,四餓鬼道,五畜生道。   五魔:青天魔王巴元醜伯,赤天魔王負天擔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監醜朗馥,黃天魔王橫    天擔力。   五帝:一青帝靈威仰,二赤帝赤熛弩,三黃帝含樞紐,四白帝曜魄寶,五黑帝隱候局。   五食:中食,過中不味;蔬食,唯菜而已;麤食,麥苣蕂;藥食,服食眾藥;氣食,服氣咽液。   五濁:一見濁,邪見。二劫濁,日月短促。三眾生濁,精神不明。四煩   惱濁,嗔恚鬥諍。五命濁,短壽。   五行:一血,屬水。二骨,屬木。三肉,屬土。四齒爪,屬金。五氣煖,屬火。   五蔭:一色蔭,眼見一切色。二受蔭,以覺是非。三想蔭,心思惟之。四行蔭,心隨想行事。五識蔭,心知生滅,識想鑒記。   五真:一宗師張陵,二徐來勒,三真定光,四鬱羅翹,五光妙音。   斷五根:滅餐不思滋味,滅香不思芳美,滅衣勿貪細滑,滅色目不看玄黃,滅聲耳不聽絲竹。   五欲:一眼欲五色,二耳欲五聲,三鼻欲五氣,四舌欲五味,五身欲五觸。   六覺:眼覺色,耳覺聲,鼻覺香,身覺觸,舌覺味,心覺想,心一切覺。   六通:一目通,能徹視洞達,坐見十方天上地下,無有障蔽,六合內外,鬼神人物,幽顯大小,莫不了然,分明如視掌中。二耳通,能洞聽天上天下,四面八方,一切音聲,無不悉聞,人天禽獸,蝖飛蠢動,一切眾聲聞悉,曉了分明。三鼻通,曉百和寶香,分辨氣數,濃薄差失,纖毫必記,四方上下,異域絕境,香臭之氣,聞如面前。四舌通,萬品眾物,合為一食,經舌悉知種類,分別其味。五身通,能飛行上下,履火涉水,經山觸石,無所懾礙,分形散體,千變萬化形,長充於八極,短入於毫微。六心通,迴一切法,皆悉空淨。   六行:孝、慈、愛、貞、忠、謙。   六空:道至空,隨事空,非不空,非是空,非非空,非非不空。   六洞:天為洞視,地為洞聽,東為洞空,西為洞虛,南為洞清,北為洞微。   六善:三明,四達,五定,六通,三十二相,八十一好。知青赤。三肺,主知角徵。四腎,主知羶焦香腥朽。五脾,主知酸苦。六膽,主知柔弱,操總知滑、剛強、溫潤。亦為六塵。   六家:一甲寅,木神主骸骨。二甲辰,風神主氣息。三甲午,火神主溫煖。四甲申,金神主牙齒。五甲戌,土神主肌肉。六甲子,水神主血液。   六天:一赤虛天,二玄都天,三清浩天,四泰玄都天,五泰蒼天,六泰清天。   七魄:一名尸狗,二名伏矢,三名雀陰,四名吞賤,五名非毒,六名除穢,七名臭拂。   七部經:正一部三卷,太平部四卷,太清部三十六卷,洞玄部五十一卷,洞真部一百五十一卷,太玄部一百三十五卷,洞神部。   七覺:北斗七星是也。   七曜:日,月,東大明,南熒惑,西太白,北辰,中央鎮星。 八難:一生得免三惡道為人難。二得為人,去女為男難。三既得為男,六根具足難。四六根既具足,得生中國難。五生中國,遇值有道國君難。六值有道師尊難。七善心既發,尋得道長生難。八既信道德,值三光齊朗,三寶不絕難。   八節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日各有直官。   陽九之厄,百六之會:四千五百歲為一元,一元之中九厄,陽五陰四。陽為火旱,陰為水澇。   太極九名亦名仙府九宮,一太清,二太極,三太微,四紫房,五玄臺,六帝堂,七天府,八皇宮,九天原。其域同一。   四等因:一者因善知識而得悟理,二者因至心聽而得悟理,三者因念念思惟而得悟理,四者因如法修行而得悟理。   四威儀:一行,二住,三坐,四卧。念念不滅,是四功德。 四無:一者未出未生名之為無,如樹藏芽未造木種。二者已滅已絕名之為無,如一切物等破壞磨滅。三者失對無四,不可獨有,名之為無,如失假偶。四者如不有物,畢竟空無,如龜毛兔角。四有:一者已生已出名之為有,如子孫萬物等是有。二者植諸果實,存種生苗,如子實相續是有。三者如經中六句三等義,二並俱有,示不可無。四者如虛凝,常道清淨,湛然一相,無為是有,真慧得知過去未來見在,若聖若凡,若因若果,天地劫數,成壞淨穢,了了悉知,謂之慧得。   三自然:前已有不同。一體自然,虛凝真常是。二應自然,和氣昇降是。三受自然,青黃赤白黑是。   二十八宿:東方角亢氏房心尾箕,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奎婁胃   昴畢觜參,北方斗牛女虛危室壁。   五星:東方歲星,南方熒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鎮星。   六齋月: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上三天令天帝太一日月星宿,三官考召司察天下罪過,以上白三天考召之,若能修此歲中六齋之法,令除十苦八難,得免厄伐,拜謁太上,三尸去可得長生不老。天師教諸男女官為道,當修月中,十直月一日,北斗下八日,北斗司命殺鬼下十四日,太一使者下十五日,天帝下十八日,天一下二十三日,太一八神使者下二十四日,北辰下二十八日,下太一下二十九日,中太一下月三十日,上太一自下十五日。天帝下者,日月星宿其中,諸官森然,俱下三十日。上太一自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璇璣玉衡,七星北斗,司命司錄,司殺司罰,大聖尊神,妙行真人,天帝真王其中,諸天及鬼神,森然俱下。當此之日,天神地祇莫不傾悚周行天下,伺人善惡。 其日若有執心精進,不違經教,弘宣道法,益人壽算,度錄左契,文免患難,名上三天,尅名玉錄,拜為真人。八節日仙官會:已前有不同。立春日,太極真人會諸仙真,刻玉簡,記仙名。春分日,太素真人會諸仙官,於崑崙瑤臺校定真經。 立夏日,五帝會諸神仙於紫微宮,見四真人,論求道者之功罪。夏至之日,天上三官會於司何侯,校定萬人罪福,增年减算。立秋之日,五嶽真人會謁黃老君於黃房雲庭之山,集仙官,定神圖靈藥。秋分之日,上皇太帝君登上清,集眾真萬仙會于寥陽之殿,共議定天下萬人罪福,記學道求仙之懃懈,疏犯過日月修行善惡刑罰之科,根源修例,副之司命,書于黃籙。立冬之日,陽臺真人會諸仙人,定新得道,始入名仙錄。冬至之日,眾仙詣方諸東海青童君,刻定眾仙籍,金書內字,甲子日支干端數,六旬歸宗,天人合紀,四時加慶。庚申之日,金威肅殺,岱府秉刑,魄精紏過,尸鬼奏惡,生由此源,應當檢遏邪津,開顯正道。月建之日,陰陽改度,百神受事,建德惟新,並解除先譴,進修後善。月晦之日,陰精毀損,躔次數周,幽府搜簡,司官定律。月望之日,圓魄充滿,陽光合映,照拂冥愆,散蕩幽咎,察往照來,機動必接。甲寅日,並是魂魄躁競之辰。十直之日,諸天上帝,妙行真人,並詣玄都玉京,朝謁虛皇大道君,簡校人鬼生死罪錄,善惡殊分。   五物:亦謂五行,一血天水 二骨天木 三肉天土 四齒天金 五氣天火。   五盟:謂五教,不篤結約而盟之。   七詛:謂違於仁義禮智信,引道天神地祇人鬼日月星血盟。   三壽:一上品百二十,二中品百歲,三下品八十歲。   三命:一曰罰命,行不善天所亡。謂慢易天地,輕侮神靈,伐於山川,傷殘賢良,天府所亡。二曰疾命,邪慾多病所生。謂飲食無量,房內無度,眾邪所疾,天數不遂也。三曰度命,眾命之數,紀物之終。謂人禀於神,神留於精,精盡老朽殂落。   六入:聲入耳,色入眼,香入鼻,物入身,味入舌,事入心。外來謂入。   六情:前已有不同。一耳聽宮商角徵羽,二眼視青黃赤白黑,三鼻知躁燋香臭腥腐,四身知寒溫剛柔滑,五舌知酸苦甘辛醎,六心知善惡喜怒哀樂。外來曰塵,內動曰情。   六度:一能進勤,二能守雌,三能施終,四能忍辱,五能戒信,六能棄酒色。   八行:一能受非不自申,二能讓德於人,三能不欲人之欲,四能容無理不訴,五能無遠道身藏幽處,六能不自違心,七能不負經戒,八能不代口所誦。   四德:一志向定矣,二秉操堅矣,三勤心至矣,四守情篤矣。   五毒:一水漂溺之苦,二火燌灼之苦,三五賊五兵之苦,四病狂厲之苦,五害玃搏齒蹋觸螫之毒。   九府:天官中府左府右府,地府#1中府左府右府,水官中府左府中府。   三寶:亦謂三尊,道寶,經寶,真人寶。   三奇:一《大洞真經》,二《雌一五老經》,三《太丹隱書經》。   仙府九宮:一曰太清,二太極,三太微,四紫房,五玄臺,六帝堂,七天府,八皇宮,九玉京玄都。   神丹九品;一曰太和自然龍胎之醴,二玉胎瓊液之膏,三飛丹紫華流精,四珠光雪碧之腴,五九泉紅華神丹,六太清金液之華,七九轉霜雪之丹,八九鼎雲英,九雲光水石流霞。   上三天:太赤天,禹餘天,清微天。   故治六天下上:第一赤虛天,第二泰玄都,第三皓天,第四泰玄天,第五太玄蒼天,第六太清天。   元始九天:第一鬱單無量天,去第二天二十四萬里。第二上上禪善無量壽天,去第三天四千六萬里。第三梵監須延天,去第四天六百七十二萬里。第四寂然兜術天,去第五天一千二百四十萬里。第五不驕樂天,去第六天三千六百八十萬里。第六化應聲天,去第七天五千三百八十四萬里。第七梵寶天,去第八天五百二十萬里。第八梵摩迦夷天,去第九天六百八十萬里。第九波梨答惒天,去下五百億   二十萬里。   玄都八方:東大堂鄉,納善世。南宛利城,棄賢世。西福堂州,安定世。北鬱單野,清淨世。東南無福田,用賢世。西南延福鄉,仁靜世。西北福德鄉,延賢世。東北福集鄉,長安世。   崑崙九土:東信土陽州,南泼土迎州,西坼土拾州,北成土玄州,中面土冀州,東北咸土威州,東南農土神州,西南陷土成州,西北肥土柱州。   天地九元:上元之上,九九八十一萬歲,上元之中,八八六十四萬歲;上元之下,七七四十九萬歲。中元之上,六六三十六萬歲;中元之中,五五二十五萬歲;中元之下,四四十六萬歲。下元之上,三三九萬歲;下元之中,二二四萬歲;下元之下,一一二萬歲。   右三元合二百八十六萬歲。   是時天尊在賈奕天上,七寶紫微宮中,與七千億眾講論妙法。時彼眾中有一真人名海空智藏,長跪稽首,請問玄門眾生,發心入道,階級昇降,三清十轉名號。爾時天尊告海空智藏:汝等當知,十方大聖,初進道三階十轉,次第階梯。汝今審聽十轉,以前三階進趣。何等為三階?以前不同,一者信階,二者行階,三者迴向階。信膈之中,有十心。何等為十?一者信心,二進心,三念心,四慧心,五定心,六戒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九捨法心,十願心。   行階之中有十行,信、進、念、慧、定、戒、迴向、護法、捨法、願心等是十行。迴向階中有十迴向:信心,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戒心,迴向心,護法心,捨法心,願心等是十迴向,三階發心。   進趣入道方便,依憑勝心,進入十轉,與已前十轉全別。一者證實轉,二離障轉,三光明對治轉,四智火燒然轉,五權魔勝轉,六現前顯德轉,七遠行光惠轉,八相無相不動轉,九定慧相應轉,十法地究竟轉。   海空智藏,此中十轉,乃是過去未來見在三世天尊,異時同說,為歎對治。   道心真人十種障:一者對治眾生障,二對治眾生邪行障,三於聞思修習受忍不通障,四自六解發心起高慢障,五自知諸法我慢眾人障,六除十轉己前煩惱習障,七除細法智障,八斷無明有障,九斷不善利佗障,十者於法示得自在障。   海空智藏真人,為欲斷除入道真人十種障故,現行滅盡,令種不生,故立十轉。 何故?物名證實乃至地究竟轉者,為欲利益,智汝漸明,進入物轉。   十轉義者:第一為證見道性真實妙理,故名證實轉。第二為得淨妙戒,具足清淨,妙戒具足清淨,離煩惱吝障,故名離障轉。第三為隨聞無漏善法,思量修習,照明顯現,故名光明對治轉。第四為煩惱成薪,智火燒燼,故名智火燒然轉。第五為得出世間無漏聖智,善行方便,離諸煩惱,捨有漏心,降伏眾魔,故名摧魔勝轉。第六為入深智慧到於彼岸,自佗俱利,智德現前,故名現前顯德轉。第七為修無相法,功力究竟,譬如人行去我漸遠,故名遠行光慧轉。第八為果德純熟,於無相行中無間闕,故名不動轉。第九為無礙慧心,向眾生說法成就中利佗,故名定慧相應轉。第十為得法身具足,眾德圓滿,畢竟自在,故名法地究竟轉。以是大士受法王位,猶如太子於諸王中而得自在。仍此位十轉,仍有微細障,猶未解脫。對治此微,細習障故,未得證入天尊地。於此地中,事已究竟,具足眾德,圓備道性,智性平等無二,五大三德,十法具足,成就三身法報應等,願行利益,眾德圓備。   十法具足:何等為十?一者辭無明父母,二別生死眷屬,三入重玄門,四歷事十方天尊,五與其伴類相識,六同坐解脫床,七究竟常樂,八攝受門徒,九授布三乘教法,十三德圓備。何者為三德?一者證道智德,二煩惱德,三悲多恩德。   財用自在,三身備具,法身,報身,應身。   太一經法相承次序卷下竟

淺談 太一宗降衣 區分

太一宗絳衣介紹 降衣在太一宗的大型法會中,大宗師或是高功法師所穿的一種法衣,穿時里襯海青,其制兩袖寬大垂地,雙臂展開時,兩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兩袖和衣身均繡有三十六天星與七二地星與金絲龍紋 雙龍拜塔為主 本宗降衣分為四種: 1.大宗師與副宗師著一百三十六天地玄罡降衣 外觀上刺繡 三十六天星• 七十二地星神像圖• 背後雙龍拜塔• 降衣ㄇ字框 有二十八星宿神像圖! 顏色階級最高階級為紫色降衣 代表(道祖老子騎牛出關時「紫氣東來」)也代表著祖師下降壇中! 次者階級最高為黃色降衣  代表 所有法事最高階 且所有法事科儀為王者之。 依序依祭煞時或燃點九皇神燈著 黑色降。 渡陰魂時如普渡超度時著 紅色降衣。 祭河求雨時著 藍色或綠色降衣。  調陰魂 祭山川時著 白色降衣。 2.宗主、掌門人 高功首席大法師 正黃色天地一0八星君玄罡絳。3.高功大法師 首席大法師 正黃色七十二地星地罡絳衣。 4.大法師 正黃色三十六星天罡絳衣 或 黃色雙龍絳衣。 5.法師 衣著八卦 頭戴金冠 不得插道簪。  

尊道德貴

Send your story and get a chance to win cover space

護法四元帥 溫康馬趙

護法四元帥為道教四位十分有名的護法神,其說不一,大致有三。其一指馬、趙、溫、周四大將,此為清代說法。為馬為馬靈耀、趙為趙公明、溫為溫瓊(馬、趙、溫有專介)、周為周廣澤。《北遊記》稱周廣澤原為斗隔山中的一妖,號廣澤大王,生得赤髮獠牙,腳著風火輪,手持大月,見物好人美,即興風作怪,捲入洞中。後被真武陣伏,玉帝封其為「風輪周元帥」,隨真武行道。 其二指岳、趙、溫、康四元帥。岳為岳飛,岳穆王,死後祀之為神,趙即趙公明,溫為溫瓊,康為康席。《北遊記》稱康節為「仁聖康帥」,曾是西安府黑松林中一妖,在仁聖巖興妖怍怪時,被妙樂天尊降伏,玉帝敕封為「仁聖康元帥」,手執金芹,助真武降魔。 其三為比較流行且較為正統的一種說法,就是道教神系中的四位護法天神,《道法會元》中稱四元帥之名號為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天猷仁執靈福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佑聖真武靈應真君。卷十五云:「天蓬元帥寶印照我,天猷元帥仗劍衛我,翊聖真君持戟守我,玄天真武水火助我。」說明玉印、玉劍、大戟、水火分別為四位護法元帥的神器。此外,該書卷三十九還用四聖來命名四元帥,稱天蓬玉真壽元真君為天蓬元帥真君,天猷仁執靈福真君為天猷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為翊聖黑煞真君,稱佑聖真武靈應真君為紫皇天一天君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這是道教對護法四帥的又一種稱呼。 關於護法四元帥,道經中有諸多記載。如《雲笈七羲》卷四十五《存思訣》曰:「天蓬天蓬,九元殺童,五丁都司,高於北公。七政八靈,太上浩凶,長顱巨首,手把帝鐘。素梟二神,靈駕護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跡,紫氣乘天,丹霞赫野,吞魔食鬼……钁天大斧,斬鬼五形,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月破骸,天猷滅婁,神刀一下,萬鬼自。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太上天蓬伏魔大法》亦云:「我上請董大仙於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獨遇北極帝君都天大元帥天蓬真君授文字三冊。」又說:「天蓬一法以制邪為宗,牿耶以火獄為主。」從不同側面介紹了四元帥的伏魔陣妖的威靈。 此外,《道法會元·清微馬、趙、慍、關四元帥大法》中,還分別說出了四元帥的姓名:馬靈耀(華光大帝)、趙公明(財神之一)、溫瓊(溫元帥)、關羽(關聖帝君)。道士在道場祈禳中,通常要請四元帥降臨,以助驅邪伏妖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就十分生動有趣地描寫了張天師施法伏妖鬥魔的場面:只見張天師披頭散髮,手杖寶劍,踏罡步斗,捻訣唸咒,高舉令牌,手起牌落,連敲三下,猛喝一聲:「一擊天門開,二擊地戶裂,三擊馬、趙、溫、關赴壇!」猛聽空中噼噼喇喇,四位元帥從天而將。自此可見,護法四帥威武剛烈,法力無邊,伸張正義,斬妖伏耶,驅邪縛魅。     馬靈官 馬元帥即道教常稱的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為道教護法四帥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 《道法會元》卷三十六還專門載有《清微馬、趙、溫、關四帥大法》,列出了四帥的名字,其中馬即馬靈耀。 據道書記載,華光大帝先投胎於馬氏金母。《三教搜神大全》介紹說,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首先投胎於馬耳山馬姓家,殺東海龍王,放江南八十一州火珠精,盜紫徽大帝鎮妖槍,被困九曲珠內;其次投胎於斗牛宮天王夫人腹中,拜妙樂天尊為師,盜龍王聚寶珠,砸碎鎮鬼稜婆鏡,放走二鬼,收服順風耳師曠、千里眼離婁、火漂將;第三次投胎於南京徽州婺源縣蕭家莊蕭水富之妻蕭太婆腹中,降五百火鴉,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官善於耍火。身上藏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妖伏魔,所以後來民間又把他視為「火神」,常在八、九月間舉行「華光醮」,祈求免除火災,長年康順。 專門奉祀華光大帝的廟多稱為華光廟,但也有把馬王爺的神像塑在城隍廟 中加以供奉的。《三寶太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靄靄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相傳華光大帝的神誕日在農曆的九月廿八。 王靈官 相傳大約在明朝前期,華光大帝馬靈官又化為王靈官。關於王靈官的行略,《新搜神記》、《通惜篇》都有記載,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年在位)時人,原為術士,後曾從蜀人薩守堅受符法,為林靈素的再傳弟子。死後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明永樂(1403—1424年)中封為「隆恩真君」,並敕建天將廟。宣德(1426—1435年)中改為「火德觀」。道觀中多塑王靈官像,形象奇特,赤身、三目、披甲執鞭作為鎮守山門之神。   趙元帥 趙元帥即趙公明,又稱「黑虎玄壇趙元帥」、「趙玄壇」。 道教護法四帥之一。 初為惡神,明以後被道教奉為財神。其信仰普及民間。據《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記載,趙公明為終南山人,秦時避亂於山中,精修至道,功成之日,欽奉玉帝之旨為神霄副帥。又稱趙元帥本乃皓廷霄度天慧覺梵氣所化生,其位在乾,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黑面虯髯,跨黑虎,動則有雷霆相伴,以彰其聲威。主掌太華山西台府。上奉天門之令,役使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為直殿大將軍。北極恃御史。 昔天師張道陵於鶴鳴山修煉仙丹,曾奏請玉帝遣威猛神吏為其守護丹爐。趙公明遂奉旨降臨,得授正一玄壇元帥,司守爐之職。天師飛昇後,其又鎮守龍虎名山,三元之日,曾開壇傳度修道之人。掌管趨菩謝功謝過之人及冥頑不化之徒,司賞罰之責,稱為「龍虎玄壇」。 部下有八部猛將,以應八卦。有六毒大使,以應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時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神兵,以應五行。有二十八將,以應二十八宿。有天合、地台二將,以象徵天門地戶之闔辟。有水火二營將,以象徵春生秋煞之往來變化。其神通廣大,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祛瘧,保病禳災。聚訟冤獄,能公平裁斷;買賣求財,能使之宜利和合。 祈之無不靈驗。上天多有加封,號為「高上神雷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點」、「直殿大將軍」。主領雷霆副帥、北極恃御史、三界大都督、應元昭烈候、掌定命設帳使,為二十八宿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帥。   溫瓊元帥 在我國沿海一帶,溫瓊元帥是頗為有名的尊神之一。他與馬、趙、關同為護法元帥。溫元帥的形象較為特別,不像王元帥遍體赤色,趙元帥遍體黑色。據《三寶太監西洋記》描繪說:「藍靛包巾光滿目,翡翠長袍花一簇。硃砂發梁遍通紅,青面獠牙形太毒。祥雲靄靄離天宮,狼狼牙妖精盡伏。」生動形象的描寫,足見溫元帥遍身青色,威猛無比。 明代學者宋濂《溫忠靖公廟碑》和元人《三教搜神大全》卷五,說溫元帥是泰山神,為東嶽大帝的部將。他姓溫名瓊,浙東溫州人,字永清。父親溫望,曾中科第,但年老無嗣,與妻子張道輝日夜祈於上帝。後來張氏夜裡夢見一巨神手擎火珠而降,云:「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將,欲寄母胎,托質為人,母還肯麼?」張氏應承道:女流無識,聖賢顯萃,何(敢)方命?」其神投珠於懷而醒。因而張氏懷孕一十二月,祥雲繞室,於漢順帝漢安(142—144年)元年(142年)辛巳五月初五午時生下溫瓊。生時左肋有符文二十四篆,右肋有符文十六篆,(其母)記起夢見神人送給玉環,因而名之日「瓊」,字小玉,又字永情。此後,溫瓊七歲習禹步為罡,十歲通曉儒、釋、道及百家之言。十九歲科舉不上,二十歲進士不第,遂撫幾長歎曰:「吾生不能致君澤民,死當為泰山神,以除天下惡厲耳。」鬱抑間,忽然看見一條蒼龍口吐寶珠,撿起吞下後,瞬間變成了青面赤髮之神,頭頂盔,身披甲,左手執玉環,右手握鐵鑭,英毅勇猛,東嶽大帝聞其勇,召為佑岳神,後來被列為東嶽十太保之一,故又稱之溫太保。封其為東嶽統兵、天下都巡檢、五嶽上殿奏事、急取罪人案玉皇殿前左元金翊靈照武盞王、佑候溫元帥。不久,玉帝敕封他為「元金大神,並賜玉環一隻,瓊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無拘霄漢」四字,這樣可以自由出入天門,並奉旨巡察五嶽名山,慈惠民物,驅邪伐妖,「東嘉之民敬而輔之」。後來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用其符召之法,為人除災,十分靈驗。宋代,溫瓊又被封為詣翊靈昭武將軍正佑候、正福顯應威烈忠靖王。 在溫瓊傳說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民間又有了雷瓊的故事。《北遊記》第十九回,描繪的威靈瘟元帥,形象、法寶及武器均與溫瓊相同,只是姓名和出身有所不同。這個瘟元帥姓雷名瓊,成神前是個賣豆腐的平民。說是雷瓊所生活的班仃村眾人作惡,惹惱了玉帝,玉帝派瘟神使者去滅班仃村。全村只有雷瓊是個善人,有玉帝的旨意,可免一死。先派土地爺將內幕俱告雷瓊。雷瓊不願獨生,心想:如吊我先死,用我的死來救全村的人,豈不是更好。於是將土地爺手中的藥搶而吞之,立刻四肢發熱,瘟死在地。玉帝聞迅,大為感動,收其元神,還其體魄,並封他為「威靈瘟元帥」,即擅瘟而死。還賜予瓊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無拘霄漢」四字,出入無門無拘無忌。後又派他做了真武大帝的部將,憑借玉環和鐵箭陣妖伏魔。故而民間道士為齋主作法祈禳時,都要供奉其名號。 溫瓊的廟宇,有的叫做廣靈廟,有的叫做溫將軍廟,大多分佈在江浙一帶,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浙江溫卅的忠靖王廟,俗稱元帥廟,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溫瓊的誕辰日,四方信徒紛紛前來祝駕,抬著他的神像在街上遊行,以期鎮耶祛惡,免除災禍,此為當地流行的一種民俗。     關元帥  關元帥即關羽,又稱「蕩魔天尊」、「伏魔大帝」。道教將其奉為護法四帥之一,並祀之為武財神(後有專介)。關元帥在宮廷和民間信仰極其普遍,被稱為「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昔稱「關公」 、「關老爺」。 關元帥信仰來源於三國時蜀國名稱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今山西解虞縣)人。 正史記載《三國誌》記載:關羽字雲長,儀表威武,武藝超群,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投奔劉備,起兵爭雄,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敗劉備,取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俘關羽,封為偏將軍。後因陣斬袁紹大將顏良,解白馬(今河南滑縣舊滑縣城東)之圍,封漢壽亭候。後掛印封金,仍歸劉備。劉備佔據四川建立蜀國,封為前將軍,鎮守荊州,戰死後追諡為「壯繆候」。因他集忠、孝、節、義於一身,其聲譽不但在劉、關、張三兄弟之首,甚至後人為之立廟祭祀,躍居歷代名將之上,成為「古今第一將」,正如湖北當陽關陵的一副對聯所云:「漢朝忠義無雙士,千古英雄第一人。」從魏至唐,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不算太大。唐時間或見於傳,稱關三郎,為人鬼之流。宋以後,聲名日彰,其身世逐漸被神化。如《歷代神仙通鑒》稱其生前是雷首山澤中的龍神,因吸黃河水救助旱民,得罪天庭,後轉世成人,「忠義性成,神聖之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亦稱其為青龍轉世,降生時豎眼攢眉,超額長面,及長,身高九尺五寸,鬚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似抹砂,丹鳳眼,臥蠶眉,力敵萬夫。北宋末年,關羽被封為公(或謂真君),相傳時為張天師屬下神將。宣和年問(1119—1125年)封為武安王,配祀武成王姜太公。元時封王,即「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初封為候。萬曆年間(1573—1620年)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家人皆得厚封,並輔以丞相陸秀夫張世傑二位抗元殉國之大臣,以岳飛為元帥,尉遲恭為護法神。至清代,關帝信仰尤盛,被視為入關來明之佑神。順治皇帝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總之從明至清,關羽均被列入國家祀典,目不囿於教門,被民間奉之為神。 關元帥的形象,既是武神,又是財神,是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耶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庇護招財進寶之職能,其法力無邊。尤其在清代,關元帥成為人神之首,稱為武聖,與文聖孔子比肩。 供奉其的廟宇數不勝數,清朝初年,已遍及天下,且名稱不一,常見之名大致有:關帝廟、關聖廟、關王廟、關聖帝廟、老爺廟等。又有專祀、台祀之分。專祀為祀奉關元帥一人,台祀則與岳飛、張飛、趙雲、趙公明、二郎神、土地爺等神合祀,常見的有武廟(或稱關岳廟)、三義廟、三義宮、七聖廟等。《除亥叢考》:「南極嶺表,北極寒垣,凡兒童婦女,無有不震其威靈者。香火之盛,將與天地同不朽。」在台灣,關帝有時還被稱為「關公爺」、「恩主公」,廟宇眾多,備受尊崇。 相傳農曆五月十二日為關帝神誕,是時各廟均人聲鼎沸,香火旺盛。 地方神忠靖王的由來 溫州的東嶽爺——忠靖王,是民間信仰的地方神。是由道道地地的溫州人上升為神的。據明宋濂《忠靖王碑記》載:「忠靖王姓溫名瓊,溫州平陽人。唐長安二年生,至二十六歲,因舉仕不第,幻化為神,為民除災害。」在民間有這麼一個傳說:平陽縣有個不第秀才,叫溫瓊(也有說叫凌原)。某晚,因夜讀,聞窗外有人竊議:「這井汲水的人多,放這裡大有功效。」凌出去觀看,而無所見,後捂此為疫鬼。至晨,凌站在井欄邊,阻人汲水,眾不信,凌乃投井而死,以表心跡。後經眾人撈起,全身中毒發藍。後封忠靖王,為泰山神所部的元帥,所供神像為藍面、藍手、藍臉。因為是溫州人,賜姓溫,俗稱「溫元帥」,為驅疫之神,通常又叫東嶽爺。每年三月初,「民間必請王出廟,巡行城內外,以驅瘟疫。」

正統道教科儀紀錄-黃炎宗師 -【煮油淨身除穢科儀】

正統道教科儀紀錄-黃炎宗師 -【煮油淨身除穢科儀】  為了能讓各位更了解正統道教科儀,我們在youtube頻道有上傳?高畫質?的 科儀演法 影片紀錄 ?歡迎訂閱九皇神燈-正統道教科儀的頻道 https://goo.gl/CmuW41

入道分為七階 本宗要旨

入道分為七階 本宗要旨 太一宗要旨 道士凡有七階:   一者天真、謂體合自然內外純靜。   二者神仙、謂變化莫測超離凡界。   三者出逸、謂舍光藏輝不拘世累。   四者山居、謂函潛學道仁者自安。   五者出家、謂捨諸有愛脫落囂塵。   六者在家、謂和光同塵抱道懷德。   七者祭酒、謂屈己塵凡救度危苦。 道教諸神 https://www.i9stars.com/taoism03-2/

2021年本府公告 未換證撤職公告

本府全體神職人員 一.經通知換期限 未換證者神職人員及宗派 門派 等  即日起停止一切在外稱呼 與本宗有關 如經發覺有不法情事冒用或侵權或損傷名譽者 本府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依法行事 追訴到底 特此公告! 二.經喪失權利 宗派 門派 神職人員 於本府奏職法會時 書寫撤職總疏 上奏名山記名師 本宗紀籙師與歷代祖師 除名仙籍 道號 !  

太一宗求師之章

太一宗求師之章 學道之士,須是得遇真師,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須是日前揣度其師,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後親近;日積月深;恭敬信向。次宜具狀齎香,盟天誓地,歃血飲丹,傳授道書、隱訣、秘法、玄文,佩奉脩持。雖得其傳,不可便棄。常侍師門,參隨左右,求請口訣玄奧,庶無疑難,自然行之有靈。嘗聞高古祖師,徒弟皈向者紛紛然甚衆。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與之;不盡誠者,不與之;無骨相者,不與之;五逆者,不與之;及有疾者,不與之。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 太一徒弟,若與師心契合,氣味相投,隨機應化得度者,當以愧心對之。忽遇師門試探,弟子難以難事相付勾幹,或中間不從所求,弟子切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貽咎師之愆,陰過陽報,毫分無失,所得法中,神明將吏,亦不輔助。豈不聞漢張良事黃石公,三進圯橋之履,公見誠心,乃傳《素書》,後為君師。若求師者,當究是理。道法之師,始終心意如一,弟子始終亦如一。進道自然無魔。所謂弟子求師易,師求弟子難,誠哉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