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道教

道教自太上老君傳經於樓觀臺,以清靜為真宗,長生為大道,悟之於象帝之先,達之於混元之始。不可得而名,強目曰道。自一化生,出法度人。法也者,可以盜天地之機,窮鬼神之理。可以助國安民,濟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離法,法不可離道。道法相符,可以濟世。

近世學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叅符呪,玆不得已。略述九事,編成一帙,名曰九要,以警學道之士,證入玄妙之門,不墮昏迷之路。人人得道,箇箇成真,豈不美歟。

立身第一

學道之士,當先立身。自愧得生人道,每日焚香稽首,皈依太上大道三寶。首陳已往之愆,祈請自新之祐。披閱經典,廣覽玄文。屏除害人損物之心,克務好生濟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精嚴香火,孝順父母,恭敬尊長。動止端莊,威儀整肅。勿生邪淫妄想,勿遊花衢柳陌,勿臨誅戮之場,勿親屍穢之地。清靜身心,遠離惡黨。始宜尋師訪道,請問高人。此乃初真之士,當依此道行之。

求師第二

學道之士,須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須是日前揣度其師,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後親近;日積月深;恭敬信向。次宜具狀齎香,盟天誓地,歃血飲丹,傳授道書、隱訣、秘法、玄文,佩奉脩持。雖得其傳,不可便棄。常侍師門,參隨左右,求請口訣玄奧,庶無疑難,自然行之有靈。嘗聞高古祖師,徒弟皈向者紛紛然甚衆。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與之;不盡誠者,不與之;無骨相者,不與之;五逆者,不與之;及有疾者,不與之。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中有徒弟,若與師心契合,氣味相投,隨機應化得度者,當以愧心對之。忽遇師門試探,弟子難以難事相付勾幹,或中間不從所求,弟子切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貽咎師之愆,陰過陽報,毫分無失,所得法中,神明將吏,亦不輔助。豈不聞漢張良事黃石公,三進圯橋之履,公見誠心,乃傳《素書》,後為君師。若求師者,當究是理。道法之師,始終心意如一,弟子始終亦如一。進道自然無魔。所謂弟子求師易,師求弟子難,誠哉是言也。

守分第三

人生天地之間,衣食自然分定,誠宜守之。常生慚愧之心,勿起貪戀之想。富者自富,貧者自貧,都緣夙世根基,不得心懷嫉妬。學道惟一,溫飽足矣。若不守分外求,則禍患必至。所謂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者賢人也。學道人若外取他求,則反招殃禍也,道不成而法不應。若依此修行,法在其中矣。

持戒第四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侍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學守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薩真人云: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豈不聞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纖毫犯戒,其神皈降為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條必矣。令人豈可不持戒。更當布德施仁,濟貧救苦。昔晋旌陽許真君一困者為患,其家抱狀投之於君。君聞得疾之因,乃綠貧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錢封之於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開之。回家患者開牒得錢,以周其急,其患頓愈。濟貧布施,則積陰德,行符之人,則建功皆出於無心,不可著相。著相為之,則不是矣。若功成果滿,升舉可期矣。

明道第五

夫道者,入聖超凡,福資九祖。逍遙無礙之鄉,逸樂有玄之境。聚則成形,散則為風。三清共論,玉帝同談。不屬五行,超離三界。此乃證虛無之妙道。欲證此道,先修人道。去除妄想,滅盡六識。明立玄牝根基,須分陰符陽火。如鷄抱卵,出有入無。功成行滿,身外有身。仙丹妙寶,隨意自取。玉室金樓,隨心自化,呼風叱雨,坐役鬼神。噓炁可以治病,點石可以為金。不與凡同,奉膺天詔,證果真仙矣。

行法第六

夫法者,洞曉陰陽造化,明達鬼神機關。呼風召雷,祈晴請雨,行符呪水,治病驅邪,積行累功,與道合真,超凡入聖。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欲祈雨救旱,先擇龍潭江海,碧壑深淵,雲龍出沒之地,依法書篆鐵札投之。如不應,方動法部雷神,擇日限時,登壇發用。祈晴之事,在乎誠心靜念,運動暘神,召起馮夷風部之神,掃除雲霧,蕩散陰霾,易歉為豐,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應之隨手。驅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審究真偽。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當以誠心召將而驅之。若傳人不一,聞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歷而馘之。若遣祟,切不可發送酆都。沒後恐有連累。戒之慎之。若治病之法,宜仔細察其病證,次當給以符水治之。蓋人之氣運於三焦五臟之間,順則平康,逆則成病。或嗜慾失節,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氣侵則成病。以我正真之炁,滌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陽,敵彼之陰。若患者執迷邪道,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滿,而證仙階,而為妙果歟。

守一第七

近觀行持者,間或不靈,呼召不應者何故?初真行法者,累驗非常,廣學者却不如之。此非法之不應也,緣學者多傳廣學,反使精神不能純一,分散元陽。登壇之際,神不歸一,法不靈應。豈不聞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今志於行持者,必當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徹地。不知抱玄守一為最上功夫,但躭於廣學,反不能純一矣。蓋上古祖師,雖有盈箱滿筐靈書,留之引導凡愚,開發後學,不知師心自有至一之妙,不教人見聞,鬼神亦不知其機,用之則有感通。且法印亦不可多,專以心主一印,專治一司,專用一將,仍立壇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儀,動止恭敬,誠信相孚,自然靈應。切不可疑惑有無,昧於靈臺。須是先以誠敬守之,必獲靈驗。斯為守一之道矣。

濟度第八

學道之人,洞明心地,不樂奢華,不嫌貧賤,不著於塵累之鄉,不漂於愛河之內,恬淡自然,逍遙無礙,塵世和同。先當行符治病,濟物利人。次可拔贖沈淪,出離冥趣。先度祖宗,次及五道。以我之明,覺彼之滯;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飽,充彼之飢。超昇出離,普度無窮。斯為濟度矣。

繼襲第九

學道之人,得遇明師傳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學皈依,愧非小事。當知感天地陰陽生育之恩,國王父母劬勞撫養之德,度師傳道度法之惠。則天地國王父母師友不可不敬,稍有違慢,則真道不成,神明不佑。道法既得,於身道成法應,可擇人而付度之,不可斷絕道脉。須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輕傳也,罪有所歸。若得人傳授,但依祖師源流,不可增損字訣。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弟子若負師,天地神明昭然鑑察,毫分無失。師偽,弟子亦然。若無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島龍宮,劫運流行,自然出世。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諸師傳道教訓之德,將其所得,冊成九事,以警後學。若修身立己,積德累功,上體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聖,伏望見聞,咸希觀覽。

道教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曾對華人的社會歷史產生過深刻影響,道教乃是“中華根源”,可稱為東方文化的瑰寶,在二十一世紀裏,無論從國內或國際情況來看,它都將和整個中華傳統文化一道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道教是華人民族的唯一宗教,這個命題的內涵,至少包括以下的內容:

一是道教不僅為漢民族所信奉,也為許多少數民族所信奉,這一點,無論在歷史上或者在現實的社會生活當中,都可以得到證實。那種把道教說成僅僅是漢民族的宗教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

二是道教在其產生和長期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廣泛吸收了中華民族許許多多的思想文化作為它的淵源,華人民族的許許多多傳統的思想文化都彙集在道教文化當中;另一方面它又對華人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都產生過輻射作用,滲透在這些傳統文化的許多領域之中。

道教對於華人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不能不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道教和儒家的“祖述堯舜”不一樣,它是以黃帝為自己的祖宗,為黃帝樹碑立傳,這個影響更是十分廣泛。

現今的廣大華人同胞和海外華人僑胞,不分男女老少,莫不以自己同是黃帝的子孫而彼此心心相印,這種“血濃於水”的華人民族感情,形成了華人民族的強大的凝聚力,它是我們幾千年來戰勝一切困難、越過無數險阻、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精神武器,在今天仍然顯示著它的強大生命力。

道教這種發展精神的偉大力量,從反面也得到了證實。在日本佔領臺灣期間,日本統治者為要達到徹底消滅華人的民族感情,斷絕中華文化的根,首先便從徹底消滅道教入手。他們採取一切手段摧毀所有道教宮觀和道教神像,嚴禁台灣人民信奉道教。

尊道貴德,唯道足求。為了求道,必須保持恬淡無欲、歸真返樸的思想,不為個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為自己的私欲而心神不安,始終保持一種“知足常樂”的高尚情操。如果社會上都信守道教文化所倡導的人生準則,整個社會風氣就將大大好轉,百姓的思想素質也會大大提高,擺脫名利與權力的精神枷鎖,更好地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體現人的真正價值,促進社會的協調發展。

道教教義中主張濟世度人,強調在人與人之間要實行互助互愛,要“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應篇》)反對“智者”欺負“愚者”、“強者”欺負“弱者”、“少者”欺負“老者”,認為這是與“天心不同,故後必凶也”。(王明: 《太平經中所曰》認為“天道助弱”,“天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道德經》第77章),主張實行人人平等而又公平的平均主義原則。如果人人都按照道教文化這些思想辦事,就可以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使整個社會和諧有序;也可以處理好國與國之間的相互關係,使大國和小國、強國和弱國、富國和窮國都能和平共處,整個世界也自然就會得到安寧也是從道教經典中索取之律章。

道教從“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發,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強調“道法自然”(《道德經》第25章),“自然之道不可違”(《陰符經》),因而主張人應當愛護自然,與大自然協調相處,順應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辦事,才能使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發展,否則就將作繭自縛,必然會危害人類自身,引起自絕於天地的嚴重後果,最終將被大自然把整個人類都從“地球村”開除出去。道教在傳承這種“道法自然”、順應自然的思想,乃是從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深刻認識中總結出來的,是符合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的,是一個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外的普遍真理,應當是人類行為的共同準則,在新世紀時代 道教必將閃爍著巨大的光芒 華人以道教為榮之心。

道教奉行太上老君所寫的《道德經》曠世巨作裏所曰“知常容,容乃公” 的準則,這集中體現在道教鼓勵修道人 傳道人與信眾在道教對世上教理方面的兼收並蓄態度,主張寬廣能容,善於向不同的文化學習,認為應像海納百川一樣地融攝百家之長以不斷地豐富自己,既沒有其他宗教那種自以為是的“信他唯一感”,也沒有像那種視自己為正統別人為異端邪說的排他性。其他的宗教總認為“只有他們自己的奉祀才是惟一”,所以其他外來宗教覺得理所當然地應該把他們自己的宗教思想意識和傳統習慣都強加於人”,而“對於華人的社會文化思想和傳統卻一無所知”。論儒家孔子雖然視“寬”為五德之一亠,其弟子子張講過“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而《中庸》也講“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

但孔子同時又提出“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冫孟子更是認為“聖人之徒”,應以“辟楊墨”為己任,視楊墨為無父無君的禽獸;董仲舒則鼓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走向寬容的反面。所以,寬容意識始終未能構成儒家的根本特色。

而道教則不然,它一貫主張相容並包,正如司馬談所說:“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這種道教出自心理的發揚,形成了華人民族開闊的傳道胸懷,容易吸收各種先進文化以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使華人民族的中華文化能夠經常自我更新,充滿勃勃生機,不但可以經久不衰,而且愈來愈繁榮昌盛。在新世紀裏傳教,一定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融攝西方文化的精華,演變為具有時代精神的道教經典傳世,為全世界人類文化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綜上可知,道教經典傳世並不是一種遠離塵世、與世隔絕、和現代生活沒有關係的連結,恰恰相反,道教經典記載中許多道教思想對當前活在現今的我們與現實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跟關聯,有的甚至還可說是一種匡救時弊的救世良方,對道教來說參考價值從經典而生。所以加強對道教典的研究,即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弘揚中華文化當中一項必不可少傳道任務 道典分為:

經書類 養生類 典故類 記載類 道法類 知識類 規章類 傳教類等等。

如以養生談論道教經典中所載生命觀與運途 我們來好好解一下

道教是 “重人貴生”的宗教,其論涉“生命”的義理極為豐富多彩,是道教學中最具有社會價值的理論成就,是人類“生命學”園地的奇葩。

從道祖老子著《道德經》,揭示宇宙生存論及長生久視之道,爾後歷代道教祖師,皆宗仰而闡發之,成就了道教“重人貴生”的理論與實踐方法的生命學體系,或曰養生文化。代代傳承發揚,成為有東方智慧之光的優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道教如何認識生命,亦即何謂生命?這裡所說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體,而僅指人體生命。據我所知,歷來“對生命”的解釋,有著不少說法。如:具有肉體、精神、靈魂三大要素,謂為生命;神識與先天之氣的合一

舉例來說道典中所載,謂為生命;形神相依相守的和諧合一,謂為生命;有徑謂“性命”即生命;有謂生機與形體俱具為生命。道教對人體生命的解釋,也有很精彩的論述。如吳筠《元氣論》認為真精、元神、元氣不離身形,謂為生命;《太上老君內觀經》認為,“氣來人身謂之生”,“從道受生謂之命”,即氣為生機之源,氣人形體,從道受生,謂為生命;《太平經·令人壽平治法》認為,精、氣、神三者相與共於一體,是謂生命,更說神乘氣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為治於一體,是謂生命。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原始道家思想

道教底淵源非常複雜,可以說是混合漢族各種原始的思想所成底華人宗教。但從玄學這方面看來,道教往後的發展實質上以道家理論為底。而道家思想的淵源以《易》為基準。

從記載的方面,現存的道家《周易》以外,還有《連山》據《周禮》記載,連山易出於神農氏——神農氏又稱「烈山氏」,或稱連山氏,故號稱連山易[與《歸藏》據《周禮》記載,歸藏易之名起源於黃帝時代——黃帝又稱歸藏氏,故號稱歸藏易。[兩種。為道家思想之所從出幾周易》,再者儒家思想本於它而來。《周易》如將這幾本重要經典 用對照的方法去研究一下,定然很有原動力。

道家形成道教 由巫進為術數,由術數進為陰陽,後來又進而為五行,由五行而進為黃老道家,推其原始也出於《河圖人《洛書》,故亦可視為解《易》底一派。《河圖》、《洛書》是陰陽與術數學底雛形,《易》就是從這兩樣脫形出來底。放假》為陰陽象數之學,全書所有解釋都不外乎此。

以“《易經中的名而含三個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三面的意義為道家思想或道教玄學之所從出。《系辭傳》上載:“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無論對於什麼人事物,總要把這個簡易底道理明白了,然後可以成德立業,然後德業可以久大。

簡易底道理在太上老君的《道德經》中說得更明白。“易”本是要人生趨到無思無為底境地,故為政者當存我無為而民自治底心,不必用什麼法律道德,風俗等等,來約束人民,政府越管得簡易,人民越覺得安適。“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鮮不必,也不能用力去煮它,猶如國君不必用權勢去治國一樣。人民所以能治是順乎自然底性情而來,如果用權勢去壓迫或勉強他們順從一件事情,那就是違反了自然。在自然裏頭自然有一種不可摧滅的勢力,它底自身能夠成壞事物,毋須人去激發它。可惜我們日常的生活已經失了道德之自然狀態,而被仁義禮教所約束及壓迫,因此人民越難治。欲望便是從使用不自然的權勢去治理人民才會產生出來底。人民底欲望越多,越不能知足,不知足,則國越難治,災禍就隨著發生了。要滅絕這種不自然的權勢,自然得從寡欲知足做起。而知足寡欲必要與外界接觸底機會少,所處底社會簡單才能辦得到。所以小社會是最理想的國家。

小因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丹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以(道德經)能夠實現返到原始的小社會去過那簡易的生活,自是道家底政治理想。

從這點,道家立了柔弱與清靜底道教教義,因為這兩點是簡易生活底要素。柔靜是坤道,是稟承天道底自然,本來含著剛動底能力,自然調和,人若跟著它進行,也不致於失掉剛柔動靜底調和生活。《莊子》所說“慎守女身,物將自壯”(《在有》),也是表明人如能承順自然,保守天地所賦與底性情,一切事物都要自己調和地發展了。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易·文言傳》)道家之所謂“道”與儒家之所謂“道”,其不同的地方在前者以為人生應當順從天地之道與萬物同流同化,放立基在陰陽、動靜測柔、強弱等等自然相生、自然相克底觀念上頭,而忽視人為底仁義;後者偏重於人道底探索與維持,故主張仁義。我們或者可以說道家與儒家皆以順應無道為生活底法則,所不同底在前者以地道為用,後者以人道為用而已。地道是無成無為底,故《易》(《坤》)有“地道無成而代有終”的說法。道德不在創作,而在承順天道以資生長養萬物,所以常是站在清靜或消極地位,凡天所賦與底事物,它都不必費力去改作,只能保守便夠了。假如必定要說地道也有“作”,那麼,這個“作”必是“作成”,“作成’不過是就所有現成底事物去培養它們,使它們長成,故仍是屬於保守。“保守’堤道家對於生活底態度,因為保守比創作簡易,也合乎地道柔弱靜止品性。《系辭傳》(下)說:“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附然示人簡矣。”又說:“夫乾,天下之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知是守最重要底事情。《道德經》(二十八)說: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幫;為天下期,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

常德乃足,複歸於樸。全部《道德經》都是教人怎樣知,和怎樣去守,而這個“知”就是《系辭傳》所謂“乾知大始”底“知”,“守”就是《坤卦》底“順”。道家所謂順乎自然,及無為而治,都是本乎地道而來底。道一有造作,便有所私;有所私,則不能長久。《道德經》(七)說: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假使天地有所造作,那就有恩有為,而物失其本真了,故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謂“長生”,就是萬物柔和地順從自然。人從自然而來,本是能與天地同其久長底,為何人生不過百年就要歸於死亡呢?因為人愛護自己的虛形,比愛住在內裏中“真人”更甚,為他創造許多娛樂受用。在創造中,根本地說,就有創造底苦;在進行中,難免奪人所有以自饒益,結果便成此得彼失。既然有得失,便不能免於生死。死亡底存在,只是私心和“創造的衝動”所致;故說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本于自然化育萬物,故“萬物持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自然並非有所創作,因為一說到“作”便是不自然了。天地本著自然底進行長養萬物,表面上似乎有所作為,其實是極無所作,也無所私,無所享受,故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在人與人相處底時候,如柔弱能讓,便是順乎自然之理。讓底反面是爭,故聖人要使人不爭,必得使他們少有接觸底機會更好。為國也是要本著這自然底道理,使為政者“無為而民自治”。“自治”雲者,是人民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無須要什麼政府來替他們立仁義,制法度,作禮樂。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溪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遊;馬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天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及至聖人,蹩童為仁,路躍為義,而天下始疑矣;遭渲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模?

白玉不毀,孰為佳漳?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

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以莊子·馬蹄》)民與民相疑相爭都由於聖人為他們立仁義,作禮樂。人若順著自然,守著天地所賦與固有的性情,一切的需要本已齊備,何必再與外境交通,去要求什麼供給呢?民人相爭相攘至於死亡,都是因為他們底要求過於他們所需要底,後面又有一個強有力的聖人或國家去替他們出力,替他們維持,使他們遂意,於是貪得底心就發達到不可制止的地步。“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剖鬥折衡”是根本解決底方法,因為沒有人代人規定權衡,貪得貪利痛心也就消滅了。

生活要求簡易,欲望要儘量排除,就是道家所謂“熊真”底工夫。人一有了欲望,便想去求滿足,從欲而“得”,從得又想多得一些。欲得之心日盛一日,不安寧的生活困之而生。“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就是清心寧志底工夫。世間一切的作為都是根於“我想做”這個念頭來底,故越有作為,越多欲望。所得愈多,欲望愈大,對於所作愈不知足,而精神上底苦痛常敵不住獲得時底愉快。一不愉快,心便亂了。從需要方面說,所造作底愈多,需要之量也隨著增加起來。人本是可以簡易地過日子底,但因我們底祖先對於物質上底要求不已,以致形成今日煩瑣的生活,使人與外境底關係越來越深切,甚至有缺乏了些少便有不能生活底情形,儲子》說,“少則得,多得惑”(二十二)便是這個意思。譬如水是日用必需的,從前幾家共用一口井,所關係底板小,縱使一旦井枯了,還可以想法子,生活猶不致於受多大的累。今日住幾十萬人底大城市,水底供給集中了,從用水方面看固然利便得多,假使水源一旦斷絕,全城人民所受底痛苦比起從前用井底時代就大多了。故人民與公共事業底關係越大,越是危險,越發痛苦。生活越繁瑣,人物彼此底關係大有拔一發而動全身底光景,“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底話,正是為此而發。如我們今日用一副機器可當千百人底勞力,可是他已使千萬人變成物質及機械底犧牲了。“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五十七),也就是這個意思。是故聖人當使民無欲。無欲並非有欲以後用強力去壓制底意思,乃是根本地排除它,使人各樂其生而安其居。要這樣,才能保持“三寶”(六十七)。無欲故不爭,不爭故無傷害,而能“慈”。無欲故生活簡易,簡易故省物力,俄能“儉”。無欲故靜,靜故謙讓,“不敢為天下先”而能長久。

明白了返到自然及簡易底道理,我們當再進一步去研究道家對於宇宙底見解。道家以為宇宙底進行即是“造化”底現象。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於一造一化迴圈地遷變,並沒有什麼成就。這就是《易》始於《乾》終於《未濟》底意思。造化本無全功,成就與失敗,禍患與福利都是互相迴圈底。我們所見宇宙底現象沒有一樣不是由造而化,由化而造,故可以說道只是不斷的造化。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五十八),莊子更進一步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無毀,複通為一”以齊物論》)。成敗生死是存在天道與地道裏頭迴圈底造化。

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淡,乃合天德。(〈以莊子·刻意》)這與《易》所謂‘仍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同一意義。所謂感應就是在虛無恬淡中理會造化迴圈之理,既然知道這個現象,事物底成毀自不能有何影響,來擾亂我底心神。

凡一種事情底成就皆有它底來由,並非由於一朝一夕之故。所謂“成功”或者是從許多失敗積下來底,或者是從許多小成功結成底。積涓滴成海,積沙石成山,積愚成智。但海有時也會枯,山有時也會平;今日之智,未必不是將來之愚:故成海成山成智底“成”只是相對的話,絕對的成就究竟不能得著。道之所以大,在乎虛空不積,雖積而不見,不理會其積。老子說:“三十幅,共一教,當其無有車之用。”門一)車行因於救之虛空,而緩底自身並沒有車底功用。莊子更申明這個意義。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

體則虛,虛則實,實者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

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素矣。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失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

原始道家底“長生說”並非戀世主義,只是要隨著造化底玄機運轉,自然能夠年壽永久。人所以會衰老底原故是由於憂患;憂患由於心不虛靜恬淡,一味去求知。這個“知”,與上頭知白守黑底“知”不同,乃我們底心對於事物底解釋,即是平常所謂“知識”與“智慧”。從我們心中或經驗中所生底知與智並非真的,故應當捨棄掉。道在於無,有心則非,吾人求知,均賴心識,故欲去知,先當虛心。人所以求知底原故,必是由於一種成法不適宜,欲知其所以然,進而求其處治之方。在這種情形底下才會產生聖人。聖人之生在於道德淪亡之後,而仁義底建立,權利底分別,都是知所以處置當前的情境底結果。但是,“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十八);智本以防害,而害反因之而彰,仁本以成德,而德反由之而墜,仁義智慧究竟是靠不住。社會越知道防止盜賊底方法,不見得就能把盜賊撲滅,有時反可以養成他們的機巧。知本是靠不住,又是一件無底止的事,縱使用一生底心力去探求也不能有多少把握,甚至產出許多煩惱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元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以〈莊子·養生主》)自然底道本是大智,不必用人心去思慮知覺就能夠使生活安適,壽命久長。故老子以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計九)。大道具有無限知識,可是永遠沒曾表示出來,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地存在也是在此。人如能效法天地,就可以長生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入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放至人無為,大聖不作,現於天地之謂也。以莊子·知北遊》)知愈多,性命愈疲,故聖人治國務使人返樸還淳。人生底最大困難是在生活底機械化。用知愈多,則是非、取捨、去就等等愈明,而機械愈繁。所謂“經常”或“法則”,都是社會積了許多經驗知識才能成立底。但社會一有了這些機械的法則,人們便不能自由,必要時常受它底轄制。機械的生活,總一句說,都是文明的毛病。所以我們要由自然得著解放。自然是不立何等法則,不有何等知識底。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暇滴,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原始的道家思想概況上一篇所載,既略如上述,當研究道教與它有什麼關係。因為道家的主張意念 如同現今環保意識 棄絕仁義返到自然的道德生活。老莊底思想代表道家思想,與後來的道教發展有很重要的直接的關係。

道教底成分非常複雜,因為從諸子百家合成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道教 從道教與思想方面可以明白地回溯到它底許多根源。今將道教底源流先列出一個簡表,再依次略說一下。
在先秦時代,道家思想結合,成為道教後諸子百家影響道教五術學術中是陰陽家。 而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殘和之官,敬順吳天,曆象日月星辰,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前雙·藝文志》)歷史中記載陰陽家底來歷。陰陽家創派者是鄒衍。他約生於西元前四世紀,稍後於孟子底時代。司馬遷記孟子之前後,齊有三驗,鄒忌在孟子前,其次為駐衍,在孟子後。“駐衍睹有國益浮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余萬言。其語同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次)並世盛衰,因載其機樣度制,推而遠之,至於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稱弓l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苟卿列傳》)

陰陽學術說法是當時流行思想。《易》十翼與《莊子》書中說陰陽底地方很多,推尊黃帝以道學術,篤信機祥和五德轉移等等觀念。陰陽家很尊道教始祖黃帝,後來與道家對於事物消長順逆之理參合,而成為秦漢間最流行的“黃老道”一環中要素。“牽于禁忌,泥於小數”,是黃老道思想特性。陰陽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天文的官職 陰陽思想是道家成為道教之樞紐。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說:“嘗竊現陰陽之術大樣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道家使人精神專,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出.國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細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太勞則蔽,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則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日‘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複長、秋收、冬藏,此無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日“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道家‘無為’,又回‘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淇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放日‘聖人不得,時變是守’。”從司馬議論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道家與陰陽家同主“大順”之道而以“因循”為用底。陰陽在道教的教義中極其重要,幾乎沒有一樣道教行為不與陰陽有關係。

道教思想與華人的生活佔大部分,次於陰陽,就是五行說。五行或者也是陰陽家採用舊說或從當時一般的“五德轉移,治各有宜”底見解加以符應底說法而來。“五德轉移”即五行相生相剋底說法。在《莊子才物》、《說劍》,《鵲冠子·夜行》,但於·經下人《貴義》等章都有陰陽五行之說,而《貴義》所記很足以代表驗衍以前民間對於五行與實際生活的關係與見解。

子墨子北至齊,遇日者。日者日:“帝以今日殺黑龍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日:“我謂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回:“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以戊已殺黃龍于中方,若用子之言,是則禁天下之行者也。是臥心而虛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從這一段看來,五行說已為當時底日者所應用,《苟子十二篇》中說子思“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可以見得這種見解的淵源很長。因為東方蒼龍,南方朱鳥,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三”推到無盡,變化隨其數之增減交互而起。《系辭傳》上所謂“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即是此義。從“三”回溯到“一”為一切現象界底原狀,《老君曰》所謂“聖人抱一”(二十二)即是此“一”,敢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為天下貞”。(三十九)“道’堤無形的宇宙本體,數是宇宙底現象,但不是物質。物質是從“數”再行綜合而起底。物質底起源,天地底數互相配合而成 為道教之本的原始。

《易緯曰》有天一秒六生水,天七地二生火,天三地八生水,天九地四生金,天五地十生土之說,這五種就是萬物底最根本的原質,就是叫做五行。五行因相生相剋之故便產出宇宙一切的事物。

從道教陰陽的“數論”相符合與五行相生相剋說法,《春秋緯·文耀鉤》和《春秋繁露》都記載著 爾且現今還一直運用著。

道教五行意義:“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五行相生)。”道教解說“比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有道教五行書籍所說,五行底次序是木、火、土、金、水。“間胡勝”即五行相勝底情形,就是“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上勝水”《莊子才物》也載:“木與木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統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這也是不完備的五行相生相剋的見解。《管子·五行篇》說:“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這也是五行學說的本意。

在華人的哲學 自古相傳至今 源自道家後成道教,現今道教的陰陽五行永遠占著很大的影響,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氣”是從陰底質構成底,所謂初、二、三、四、五、終六氣。甲己為土運,乙庚為金運,丙辛為水運,丁壬為木運,戊癸為火運;六氣應五行之變,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號甲相合,命回“歲立”,謹候其時,則初、二、三、四、五、終六氣。

我們華人的曆法是用干支底互配而成。干支由來,也是以(河圖)、《洛書》來戶前者生十干,後者生十二支。時今底運轉是根於干支底相配。一月支含有陰陽動靜、五行生克底性質在內。“性”屬陽,是五行底本體;“質”屬陰,是陰陽五行綜錯所生底六氣。

六氣在時令上自“初氣”至“終氣”迴圈周流,終而複始。陽性隔五行隨著陰質底六氣運行,因其高下相合,升降相因之度而有變化,而有吉凶。故五運六氣底流轉,就是宇宙裏萬有底現象。運氣底流轉是有法則的,自一時_一日、一月、一年、一紀運(六十年),乃至一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都有一定的運氣。時間與運氣在吉凶,並不是人力所能改變,因為那是宇宙進行運轉必要的歷程 道家影響道教 道教傳世千古!

道門中行法之人,於日常中自我修為有兩種,一、早晚課誦經,看道書增進本身修為外在修為。二、練氣養氣,採日月之氣增進內在修為,道教以「長生不老」、「成天仙」為修練目標,因而發展出多種內在修練方法。而這些修練方法大致上可分為外力和內力兩類。

當然也有古代聖賢,不以生老病死為人生四大苦,主張順應自然。《列子.天瑞篇》說:「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認為人生四大階段都各有它的美好處,文中並引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莊子.大宗師》也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在先秦的中國哲學家中,如《晏子春秋》、《列子》、《莊子》等書中所見,大都不把生、壯、老、死,當做是人生大苦,認為各階段皆有它的苦與樂,應該要順應自然,而非逃避。至於佛教所說的「病」苦,其實更不應把它視為苦;人體就像一具精密的機械,「病」是人體的警報系統;正因為有「病」,讓我們能得知何處有故障,須加以修復;如果去除「病」這一警報系統,人體這具精密機械,便會很快因此而瓦解。道教承襲中土哲學家對生命的看法,因而雖然企求長生不老;但受老莊思想影響較深者,對生老病死,都較能淡然處之。

上述道教的這些特色,深植於華人心中。

修為種類

 外力—指藉人體之外力量,幫助修為而達神仙之道,其外力又可分為:

  1. 領悟道性:
  2. 藥草漢方:以天然植物食材達到養生目的,其中因植物吸取天地精華。
  3. 地元丹—指專採藥用植物而提煉出的丹藥,例如靈芝、首首烏等。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急救方」於道藏中有記載。

人元丹—分為兩種:ㄧ為養神服氣,引發身心潛能而達到長身不老的境界。二為以男女交構為主的的修練方法,研究如何藉由性行為引發的內分泌來達到健康長壽之道。

 內力—鍛鍊自己體內的精、氣、神而達到長生不老效果,也是所謂的「丹道」。〈唐代以後開始盛行〉

道教養生的經典

 道德經:春秋老子所作。許多修道的原理皆出自於道德經,而道德經,為道教經王之典。

 南華經:莊子所著對於道教心修有很大所為,「致虛寂、手靜篤」是最上的修道口訣。

 清靜經:文章內容雖簡要,不過影響道教思想很大,佛教心經便是仿照清靜經所書寫。

 陰符經:將養生、修煉、法術、政術原理濃縮於此書中,秦漢以後的作品。

 文始經:道教的小百科全書﹙共有久篇﹚

桂篇—說明天地陰陽妙用

符篇—說明魂魄不離五行。

鑑篇—說明世人吉凶預知。

匕篇—說明形神分合,修練以形。

藥篇—說明療疾養生的道理及精髓。

 黃庭經: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人體內奧妙皆云此二書之中。

黃—五色的中色(中間的意思)。

黃庭—心中、腦中、脾中。

另外自古道教聖賢皆追求著『雜戒忌禳災祈善』久視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遠思強健傷人,憂恚悲哀傷人,喜樂過差傷人,忿怒不解傷人,汲汲所願傷人,戚戚所患傷人,寒暖失節傷人,陰陽不交傷人。凡交,須依導引諸術。若能避眾傷人事,而複曉陰陽之術,則是不死之道。大樂氣飛揚,大愁氣不通。用精令人氣力乏,多睡令人目盲,多唾令人心煩,貪美食令人泄痢。俗人但知貪於五味,不知有元氣可飲。聖人知五味之毒焉,故不貪,知元氣可服,故閉口不言,精氣息應也。唾不咽則氣海不潤,氣海不潤則津液乏,是以服元氣、飲醴泉,乃延年之本也。 沐浴無常不吉,夫婦同浴不吉。新沐浴及醉飽、遠行歸還大疲倦,並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丈夫勿頭北向臥,令人神不安,多愁忘。勿跂井,今古大忌。若見十步地牆,勿順牆坐臥,被風吹發癲癇疾。勿怒目久視日月,使目睛失明。凡大汗勿脫衣,不慎多患偏風半身不遂。新沐浴了,不得露頭當風,不幸得大風剌風疾。觸寒來勿面臨火上,成癇,起風眩頭痛。勿跂床懸腳,久成血卑,足重腰疼。凡腳汗勿入水,作骨痹,亦作遁疰。久忍小便,脈冷,兼成冷痹。凡食熱物汗出勿蕩風,發疰頭痛,令人目澀饒睡。凡欲眠勿歌詠,不祥。眠起勿大語,損人氣。凡飛鳥投人不可食,鳥若開口及毛下有瘡,並不可食之。凡熱泔洗頭,冷水濯,成頭風。凡人臥,頭邊勿安火爐,令人頭重、目赤、鼻幹。凡臥訖,頭旁勿安燈,令人六神不安。冬日溫足凍腦,春秋腦足俱凍,此乃聖人之常法也。凡新哭泣訖便食,即成氣病。夜臥勿覆頭,婦人勿跂灶坐,大忌。凡唾不用遠,遠即成肺病,令人手重、背疼、咳嗽。凡人魘,勿點燈照定,魘死暗喚之,即吉,亦不可近前及急喚。凡人臥勿開口,久成病渴,並失血色。凡旦起勿以冷水開目洗面,令人目澀、失明、饒淚。凡行途中觸熱,逢河勿洗面,生烏 [ 左皮右幹 ] 。人睡訖忽覺,勿飲水更臥,成水痹。凡時病新汗解,勿飲冷水,損人心腹,不平復。凡空腹不可見聞臭屍氣,入鼻令人成病。凡欲見死屍,皆須先飲酒及咬蒜,辟毒氣。凡小兒不用令指月,兩耳後生瘡欲斷,名月蝕瘡,搗蝦 [ 左蟲右麻 ] 末傅即差,並別餘瘡不生。凡產婦不可見狐臭,能令產婦著腫。凡人臥不用窗欂下,令人六神不安。凡臥,春夏欲得頭向東,秋冬頭向西,有所利益。凡丈夫,饑欲得坐小便,飽則立小便,令人無病。凡人睡,欲得屈膝側臥,益人氣力,凡臥欲得數轉側,語笑欲令至少,莫令聲高大。春欲得瞑臥早起,夏秋欲得侵夜臥早起,冬欲得早臥晏起,皆有所益。雖雲早起,莫在雞鳴前,晏起莫在日出後。冬日天地閉,陽氣藏,人不欲作勞出汗,發洩陽氣,損人。新沐浴訖,勿當風濕語,勿以濕頭臥(一作“勿當風結髻,勿以濕髻臥”),使人患頭風,眩悶、發禿、面腫、齒痛、耳聾。濕衣及汗衣皆不可著久,令發瘡及患風。

老君曰:正月旦,中庭向寅地再拜,咒曰:“(某甲)年年受大道之恩,太清玄門願還(某甲)去歲之年。男女皆三通自咒,常行此道延年(玄女有清神之法,淮南有祠灶之規,鹹欲體合真靈,護生者也)。仙經秘要:常存念心中,有氣大如雞子,內赤外黃,辟眾邪延年也。欲卻眾邪百鬼,常存念為炎火如鬥,煌煌光明,則百邪不敢幹人,可入瘟疫之中。暮臥常存作赤氣在外,白氣在內,以覆身,辟眾邪鬼魅。

老君曰:凡人求道,勿犯五逆六不祥,有犯者凶。大小便向西一逆,向北二逆,向日三逆,向月四逆,仰視天及星辰五逆。夜起裸形一不祥,旦起嗔恚二不祥,向灶罵詈三不祥;以足向火四不祥,夫妻晝合五不祥,怨恚師父六不祥。凡人旦起常言善事,天與之福。勿言奈何。歌嘯名曰請禍,慎勿上床臥歌,凶。始臥伏床,凶。飲食伏床,凶。以匙箸擊盤上,凶。司陰之神在人口左,人有陰禍,司陰白之於天,天則考人魂魄。司殺之神在人口右,人有惡言,司殺白之于司命,司命記之,罪滿即殺。二神監口,惟向人求非,安可不慎言?舌者,身之兵革,善惡由之而生,故道家所忌。飲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玉泉者,口中唾也。雞鳴、平旦、日中、晡時(道藏本作“日晡”)、黃昏、夜半(道藏本作“夜半時”),一日一夕,凡七漱玉泉食之,每食輒滿口,咽之延年。發,血之窮;齒,骨之窮;爪,筋之窮。千過梳發發不白,朝夕啄齒齒不齲,爪不數截筋不替。人常數欲照鏡,謂之存形,形與神相存,此其意也。若矜容顏色自愛玩,不如勿照。凡人常以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一日、六月二十七日、七月十一日、八月八日、九月二十一日、十月十四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三十日,但常以此日取枸杞菜煮作湯沐浴,令人光澤,不病不老。月蝕宜救活人,除殃。活萬人,與天同功(天不好殺,聖人則之。不好殺者,是助天地長養,故招勝福)。善夢可說,惡夢默之,則養性延年也。

第二節【服氣療病】《元陽經》曰:常以鼻納氣,含而漱,滿舌料脣齒咽之,一日一夜得千咽,甚佳。當少飲食,多則氣逆,百脈閉。百脈閉則氣不行,氣水行則生病。《玄示》曰:志者,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充也。善者遂其生,惡者喪其形。故行氣之法,少食自節,動其形,和其氣,志意專一,固守中外,上下俱閉,神週形骸調暢,四溢修守,關元滿而足實,因之而眾邪自出。

彭祖曰:常閉氣內息,從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體,舐脣咽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導引閉氣,以攻所患,必存其身頭面、九竅、五臟、四肢,至於發端,皆令所在覺其氣雲行體中,起於鼻口,下達十指末,則澄和真神,不須針藥灸刺。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頭痛念頭,足痛念足,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時氣中冷可閉氣以取汗,汗出週身則解矣。行氣閉氣,雖是治身之要,然當先達解其理趣。又宜空虛,不可飽滿。若氣有結滯,不得空流,或致瘡節,譬如泉源不可壅遏。若食生魚、生菜、肥肉,及喜怒憂恚不除,而以行氣,令人發上氣。凡欲學行氣,皆當以漸。 劉安曰:食生吐死,可以長存。謂鼻內氣為生也。凡人不能服氣,從朝至暮常習不息,徐而舒之,但令鼻內口吐,所謂吐故納新也。

《服氣經》曰: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者,血脈之川流,守骨之靈神也。精去則骨枯,骨枯則死矣。是以為道務寶其精。從夜半到日中為生氣,從日中後至夜半為死氣,當以生氣時正偃臥,瞑目握固(握固者,如嬰兒捲手以四指押大母指也),閉氣不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臟安。能閉氣至二百五十息,華蓋明。華蓋明則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忓人也。凡行氣,以鼻內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數。   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凡 人極者,則多噓呬。道家行氣,多不欲噓呬。噓呬者長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於仙經。行氣者,先除鼻中毛,所謂 通神之路。若天惡風猛、大寒大熱時,勿取氣。

《明醫論》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勞,五勞既用,二藏先損,心腎受邪,腑髒俱病。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疲勞。五勞則生六極:一曰氣極,二曰血極,三曰筋極,四曰骨極,五曰精極,六曰髓極。六極即為七傷,七傷故變為七痛,七痛為病,令人邪氣多正氣少,忽忽喜怒悲傷,不樂飲食,不生肌膚,顏色無澤,發白枯槁,甚者令人得大風偏枯筋縮,四肢拘急攣縮,百關隔塞羸瘦短氣,腰腳疼痛。此由早娶,用精過差,血氣不足,極勞之所致也。凡病之來,不離於五臟,事須識相。若不識者,勿為之耳。心藏病者,體有冷熱,呼吸二氣出之;肺藏病者,胸膈脹滿,噓出之;脾藏病者,體上游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肝藏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已上十二種調氣法,但常以鼻引氣,口中吐氣,當令氣聲逐字吹呼噓呵唏呬吐之。若患者依此法,皆須恭敬用心為之,無有不差,此即愈病長生要術也

 

道教修真圖的認識

  1. 人 之 一 身 , 有 三 百 六 十 骨 節 ,八 萬 四 千 毛 孔 , 後 有 三 關 : 尾 閭 、 夾 脊 、 玉 枕 也 。 尾 閭 在 脊 椎 之 下 盡 頭 處 , 關 可 通 內 腎 之 竅 。 從 此 關 起 一 條 髓 路 , 號 曰 漕 溪 , 又 名 黃 河 , 乃 陽 升 之 路 , 直 至 兩 肩 夾 骨 對 處 為 夾 脊 ; 又 上 至 腦 , 為 玉 枕 。 此 三 關 也 。 前 有 三 田 : 泥 丸 、 土 釜 、 玉 池 是 也 。 泥 丸 為 上 丹 田 , 方 圓 一 寸 二 分 , 虛 開 一 竅 , 乃 藏 神 之 所 。 眉 心 入 內 正 中 之 處 天 門 , 入 內 一 寸 為 明 堂 , 再 入 一 寸 為 洞 房 , 再 入 一 寸 為 泥 丸 。 眉 心 之 下 謂 之 鼻 柱 , 又 名 雷 霆 府 。 金 橋 下 至 口 中 有 兩 竅 通 喉 , 謂 之 鵲 橋 。 喉 是 頸 骨 , 乃 內 外 之 氣 所 由 出 入 者 也 。後有軟 喉 謂 之 咽 , 乃 接 飲 食 , 通 腸 胃 者 也 。其 喉 有 十 二 節 , 號 曰 重 樓 。 直 下 肺 竅 ,以 至 於 心 , 心 上 有 骨 , 名 為 鳩 尾 。 心 下 有 穴 名 曰 絳 宮 , 乃 龍 虎 交 會 之 處 。 直 下 三 寸 六 分 , 名 曰 土 釜 , 黃 庭 穴 也 ,乃 中 丹 田 。

心 腎 相 距 八寸 四 分 , 八 萬 四 千 毛 孔 ,應 天 地 之 間 八 萬 四 千 裏 。 人 有 三 百 六 十  骨 節 , 應天 地 間 氣 液 升 降 一 周三 百六 十 日 。

 

  1. 天 有 九 宮 , 地 有 九 州 。 人 之 下 丹 田 有 九 竅 , 以 象 地 之 九 州 。 泥 丸 有 九 穴 , 以 按 天 上 九 宮 。 腦 骨 八 片 , 以 應 八 方 。 一 名 彌 羅 天 玉 帝 宮 , 又 名 純 陽 天 宮 。 中 空 一 穴 , 名 玄 靈 ( 穹 ) 主 , 又 名 元 神 宮 。 下 有 舌 , 舌 內 有 金 鎖 關 , 與 舌 相 對 , 又 名 鵲 橋 。 鼻 下 人 中 穴 , 與 金 鎖 關 相 對 , 其 間 有 督 脈 , 乃 是 人 之 根 本 , 名 上 九 竅 , 一 名 性 根 玉 泉 , 又 號 華 池 。 舌 下 有 四 竅 , 二 竅 通 心 , 為 液 。 兩 竅 通 腎 , 為 氣 。 神 室 泥 丸 九 竅 , 乃 天 皇 之 宮 。 中 間 一 穴 , 形 如 雞 子 , 狀 似 蓬 台 , 昆 侖 是 也 。 釋 曰 須 彌 山 。 修 真 之 子 , 不 可 不 知 也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九 幽 日 月 洞 空 無 」 , 指 出 頭 上 有 九 宮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九 原 之 山 何 亭 亭 , 中 有 真 人 可 使 令 」 , 又 雲 「 泥 丸 九 真 皆 有 房 , 方 圓 一 寸 處 此 中 」 ; 頭 上 有 九 真 , 各 據 一 寸 之 所 。 圖 中 有 雲 「 不 滅 之 道 , 存 思 泥 丸 九 真 」 , 並 謂 「 腦 有 九 辨 , 房 有 一 寸 」 。 圖 中 九 真 為 高 真 、 天 真 、 神 真 、 上 真 、 玄 真 、 仙 真 、 虛 真 、 太 真 、 至 真 。

《 洞 真 太 上 道 君 元 丹 上 經 》 雲 「 頭 中 有 九 宮 : 兩 眉 間 上 卻 入 一 寸 為 明 堂 宮 , 卻 入 二 寸 為 洞 房 宮 , 卻 入 三 寸 為 丹 田 宮 , 卻 入 四 寸 為 流 珠 宮 , 卻 入 五 寸 為 玉 帝 宮 ; 明 堂 上 一 寸 為 天 庭 宮 , 洞 房 上 一 寸 為 極 真 宮 , 丹 田 上 一 寸 為 玄 丹 宮 , 流 珠 上 一 寸 為 太 皇 宮 。 」

  1. 心 , 神 形 如 朱 雀 , 象 如 倒 懸 蓮 蕊 , 能 變 水 為 血 也 。 神 名 丹 元 , 字 守 靈 , 重 十 二 兩 , 對 鳩 尾 下 一 寸 , 色 如 縞 映 絳 , 中 有 七 孔 三 毛 。 上 智 之 人 , 心 孔 通 明 。 中 智 之 人 , 五 孔 心 穴 通 炁 。 下 智 無 孔 , 炁 明 不 通 。 心 為 肝 子 , 為 脾 母 , 舌 為 之 宮 闕 。 竅 通 耳 , 左 耳 為 丙 , 右 耳 為 丁 。 液 為 汗 , 腎 邪 入 心 則 汗 溢 , 其 味 甘 , 小 腸 為 之 腑 , 與 心 合 。 《 黃 庭 經 》 曰 : 「 心 部 之 宮 蓮 含 花 , 下 有 童 子 丹 元 家 。 」 童 子 即 心 神 也 , 心 下 為 絳 宮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 心 神 丹 元 字 守 靈 。 」 心 屬 火 , 紅 色 , 五 行 為 南 方 朱 雀 , 藏 神 、 主 血 脈 。

  1. 絳 宮 , 乃 龍 虎 交 會 之 處 。 直 下 三 寸 六 分 , 名 曰 土 釜 , 黃 庭 穴 也 , 乃 中 丹 田 。 左 有 明 堂 , 右 有 洞 房 。 無 英 居 左 , 肝 也 。 白 元 居 右 , 肺 也 。 中 空 一 寸 二 分 , 乃 藏 氣 之 所 , 煉 氣 之 鼎 。 直 下 至 臍 , 三 寸 六 分 , 故 曰 : 天 上 三 十 六 , 地 下 三 十 六 , 自 天 至 地 八 萬 四 千 裏 , 自 心 至 腎 有 八 寸 四 分 。 天 心 三 寸 六 分 , 地 腎 三 寸 六 分 , 中 有 丹 田 一 寸 二 分 , 非 八 寸 四 分 而 何 ? 臍 門 號 曰 生 門 , 有 七 竅 , 通 於 外 腎 , 乃 精 神 漏 泄 之 竅 , 名 曰 偃 月 爐 , 即 任 脈 ; 下 有 九 竅 , 即 地 獄 酆 都 是 也 。 又 曰 氣 海 , 稍 下 一 寸 三 分 , 曰 玉 池 , 又 曰 下 丹 田 , 乃 藏 精 之 所 , 采 藥 之 處 。 左 明 堂 , 右 洞 房 ; 亦 空 一 穴 , 方 圓 一 寸 三 分 。 此 處 有 二 竅 , 通 於 內 腎 。 腎 中 有 竅 , 通 於 尾 閭 。 由 尾 閭 通 兩 腎 堂 以 至 膝 下 三 裏 穴 , 再 下 至 湧 泉 穴 , 此 人 身 相 通 之 關 竅 也 。

上 丹 田 ( 眉 心 入 3 寸 泥 丸 ) → 中 丹 田 ( 土 釜 下 黃 庭 穴 ) → 下 丹 田 ( 氣 海 下 1 寸 3 分 玉 池 )

心 、 鳩 尾 ( 絳 宮 ) ← – – 3 寸 6 分 – → 土 釜 ( 黃 庭 1 寸 2 分 直 徑 ) ← – – 3 寸 6 分 – – → 臍 中 、 氣 海 ( 玉 池 ) … 心 腎 之 間 總 共 8 寸 4 分

絳 宮 , 中 穴 實 我 性 也 , 一 名 離 卦 , 一 名 午 時 , 又 號 南 宮 , 受 煉 神 室 之 所 , 又 名 姹 女 , 一 名 真 陰 , 又 名 碧 眼 胡 兒 。 在 方 為 南 , 上 所 有 掩 骨 覆 之 , 醫 家 名 為 鳩 尾 。 退 此 後 九 天 思 慮 之 神 , 又 雲 「 龍 從 火 裏 出 」 是 也 。

「 內 景 圖 」 有 「 碧 眼 胡 僧 手 托 天 」 。

  1. 肺 , 神 形 如 白 虎 , 象 如 懸 磬 , 居 五 髒 之 上 , 對 胞 若 覆 蓋 , 故 為 華 蓋 。 神 名 皓 華 , 字 虛 成 , 重 三 斤 三 兩 , 六 葉 兩 耳 , 總 計 八 葉 。 肺 為 脾 子 , 為 腎 母 。 內 藏 七 魄 , 如 嬰 兒 , 名 曰 : 屍 狗 、 伏 屍 ( 矢 ) 、 雀 陰 、 吞 賊 、 非 毒 、 除 穢 、 臭 肺 , 乃 七 名 也 。 鼻 為 之 官 , 左 為 庚 , 右 為 辛 。 在 氣 為 咳 。 在 液 為 涕 。 在 形 為 皮 毛 也 。 上 通 炁 至 腦 , 下 通 炁 至 脾 ?, 是 以 諸 炁 屬 肺 , 肺 為 呼 吸 之 根 , 《 黃 庭 》 雲 「 喘 息 呼 吸 體 不 快 , 急 存 白 元 和 六 氣 。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 肺 神 皓 華 字 虛 成 。 」 肺 是 五 髒 六 腑 之 華 蓋 , 其 功 能 是 主 調 一 身 之 氣 , 其 體 虛 而 能 納 氣 , 故 字 虛 成 ; 其 色 白 , 故 名 皓 華 。

「 喘 息 呼 吸 體 不 快 , 急 存 白 元 和 六 氣 」 : 若 感 身 體 有 呼 吸 不 暢 的 問 題 , 即 快 快 存 思 白 色 的 肺 神 , 調 和 六 氣 。

一 曰 西 山 白 虎 。 庚 位 。 金 精 。 在 卦 屬 兌 。 在 方 屬 西 。 在 五 行 屬 金 。 在 道 為 魄 。 情 也 。 屬 水 精 之 母 。 在 髒 腑 為 肺 。 在 天 為 月 。 實 我 魄 室 之 所 也 。

  1. 脾 屬 中 央 土 , 旺 於 四 季 , 為 黃 帝 , 神 形 如 鳳 , 象 如 覆 盆 , 名 常 在 , 字 魂 庭 , 正 掩 臍 上 , 橫 覆 於 胃 , 坤 之 炁 , 土 之 精 也 。 居 心 下 三 寸 , 重 一 斤 二 兩 , 闊 三 寸 , 長 一 尺 。 脾 為 心 子 , 為 肺 母 , 外 通 眉 , 口 為 之 官 。 其 神 多 嫉 。 脾 無 定 形 , 主 土 , 陰 也 。 故 脾 為 五 髒 之 樞 , 開 竅 於 口 , 在 形 為 頰 。 脾 脈 出 於 隱 白 , 乃 肉 之 本 意 處 也 。 《 黃 庭 經 》 雲 : 「 治 人 百 病 消 穀 糧 , 黃 衣 紫 帶 龍 虎 章 。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 脾 神 常 在 字 魂 停 。 」 由 於 脾 屬 土 , 位 於 中 央 , 四 季 無 不 因 土 而 生 旺 , 故 名 常 在 。

  1. 腎 屬 北 方 水 , 於 卦 屬 坎 , 形 似 玄 鹿 、 兩 頭 , 名 玄 冥 , 字 育 嬰 , 象 如 卵 石 子 , 生 對 附 腰 脊 , 重 三 斤 一 兩 , 主 分 水 氣 , 灌 注 一 身 , 如 樹 之 有 根 。 左 曰 腎 , 右 曰 命 門 。 生 炁 之 府 , 死 炁 之 廬 , 如 守 之 則 存 , 用 之 則 竭 。 為 肝 母 , 為 肺 子 , 耳 為 之 官 。 天 之 生 我 , 流 氣 而 變 , 謂 之 精 。 精 氣 往 來 , 為 之 神 。 神 者 , 腎 藏 其 情 智 。 左 屬 壬 , 右 屬 癸 。 在 辰 為 子 亥 。 在 氣 為 吹 。 在 液 為 唾 。 在 形 為 骨 。 經 於 上 焦 , 榮 於 中 焦 , 衛 於 下 焦 。 《 黃 庭 經 》 雲 : 「 腎 部 之 宮 玄 闕 圓 , 中 有 童 子 冥 上 玄 ; 主 諸 六 腑 九 液 源 , 外 應 兩 耳 百 液 津 。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 腎 神 玄 冥 字 育 嬰 。 」 腎 生 水 , 五 行 為 北 方 玄 武 , 因 玄 水 深 黑 莫 測 , 故 名 玄 冥 。 腎 藏 精 , 主 生 育 , 故 字 育 嬰 。

《 難 經 · 三 十 六 難 》 雲 : 「 腎 獨 有 兩 者 何 也 ? 然 腎 兩 者 , 非 皆 腎 也 , 其 左 者 為 腎 , 右 者 為 命 門 。 」

  1. 膽 者 , 金 之 精 , 水 之 氣 , 其 色 青 , 附 肝 短 葉 下 。 膽 者 , 敢 也 。 膽 大 者 , 必 不 驚 。 神 名 龍 耀 , 字 威 明 。 形 如 龜 蛇 混 形 , 其 象 如 懸 袋 。 重 三 兩 三 銖 。 為 肝 之 腑 。 若 據 , 膽 當 不 在 五 髒 之 數 , 應 歸 於 六 腑 , 因 膽 亦 受 水 氣 , 與 坎 同 道 , 又 不 可 同 於 六 腑 , 故 別 立 膽 髒 , 合 於 膀 胱 , 亦 主 毛 發 。 《 黃 庭 經 》 曰 : 「 主 諸 氣 力 攝 虎 兵 , 外 應 眼 瞳 鼻 柱 間 ; 腦 發 相 扶 亦 俱 鮮 , 九 色 錦 衣 綠 華 裙 。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 膽 神 龍 曜 字 威 明 。 」 膽 乃 陽 木 , 應 東 方 青 龍 之 位 , 故 名 龍 曜 。 膽 為 中 正 之 官 , 決 斷 出 焉 , 以 其 中 正 不 偏 , 故 字 威 明 。

 

9.肝 , 神 形 如 青 龍 , 象 如 懸 匏 。 小 ( 少 ) 近 心 , 左 三 葉 , 右 四 葉 , 膽 附 短 葉 下 , 神 名 龍 煙 , 字 含 明 , 重 四 斤 四 兩 。 肝 為 心 母 , 為 腎 子 。 肝 中 有 三 魂 , 名 曰 : 爽 靈 、 胎 ( 台 ) 光 、 幽 精 , 目 為 之 官 , 左 目 為 甲 , 右 目 為 乙 。 男 子 至 六 十 , 肝 炁 衰 , 肝 葉 薄 , 膽 漸 減 , 目 即 昏 。 在 形 為 筋 , 肝 脈 合 於 ( 木 ) , 魂 之 髒 也 。 於 液 為 淚 , 腎 邪 入 肝 , 故 多 淚 。 膽 為 肝 之 腑 , 膽 與 肝 合 也 。 《 黃 庭 經 》 雲 : 「 和 制 魂 魄 津 液 平 , 外 應 眼 目 日 月 精 , 百 屙 所 鐘 存 無 英 , 用 同 七 日 自 充 盈 。 」

《 黃 庭 內 景 經 》 雲 : 「 肝 神 龍 煙 字 含 明 , 翳 鬱 導 煙 主 濁 清 。 」 肝 主 筋 , 其 色 青 , 五 行 為 東 方 青 龍 。 肝 出 竅 於 目 , 天 幹 為 陽 甲 與 陰 乙 。

《 黃 帝 內 經 · 素 問 · 上 古 天 真 論 第 一 》 : 「 丈 夫 … 六 八 , 陽 氣 衰 竭 於 上 , 面 焦 , 發 鬢 頒 白 ; 七 八 , 肝 氣 衰 , 筋 不 能 動 。 」

一 名 東 海 青 龍 。 甲 方 。 木 液 。 在 卦 屬 震 。 在 方 屬 東 。 在 五 行 屬 木 。 在 道 為 魂 。 性 也 。 屬 火 神 之 母 。 在 五 髒 屬 肝 。 在 天 為 日 。 實 我 魂 室 之 所 也 。

  1. 尾 閭 關 , 一 名 九 竅 , 又 名 九 頭 獅 子 , 又 曰 如 太 子 射 九 重 鐵 鼓 , 陰 關 固 閉 , 常 年 不 能 開 , 名 九 重 鐵 鼓 。 太 子 , 純 陽 炁 也 , 能 醍 醐 灌 頂 , 方 能 穿 通 , 故 曰 射 九 重 鐵 鼓 , 乃 上 天 之 徑 路 也 。 一 名 地 軸 神 壺 , 又 名 朝 天 嶺 。 一 名 龍 虎 穴 。 一 名 三 * 骨 。 腎 內 有 金 鼎 , 內 外 相 通 , 共 三 路 上 通 夾 脊 , 直 透 頂 門 而 上 泥 丸 , 通 一 身 之 骨 髓 也 。
  2. 此 田 中 炁 , 左 青 、 右 黃 、 下 黑 、 上 白 。 下 丹 田 , 真 虎 、 坎 地 、 ( 嬰 ) 兒 處 、 扶 桑 冥 、 氣 海 、 水 晶 宮 、 牝 戶 。 中 間 一 穴 , 實 我 真 精 命 蒂 。 在 上 一 寸 三 分 , 實 造 化 之 所 , 天 地 之 根 。 白 頭 老 子 青 玄 之 處 , 實 我 命 造 化 山 川 也 。 真 一 處 , 水 中 金 , 號 金 精 , 實 我 先 天 之 至 精 , 又 雲 「 虎 向 水 中 生 」 、 「 一 陽 複 初 」 、 「 子 時 」 、 「 海 底 月 」 、 「 人 門 」 、 「 初 生 我 根 基 」 , 此 數 名 。 修 真 之 子 , 不 可 不 知 也 。

「 內 景 圖 」 亦 雲 : 「 白 頭 老 子 眉 垂 地 」 。

「 水 中 金 」 : 坎 卦 中 的 一 陽 。 坎 象 嬰 兒 。 《 鐘 呂 傳 道 集 · 論 五 行 第 六 》 雲 : 「 腎 , 水 也 。 水 中 有 金 。 金 本 生 水 , 下 手 時 要 識 水 中 金 。 水 本 嫌 土 , 采 藥 後 須 得 土 歸 水 。 龍 乃 肝 之 象 , 虎 本 肺 之 形 。 陽 龍 出 於 離 宮 , 陰 虎 生 於 坎 位 。 五 行 逆 行 。 氣 傳 於 母 。 」

真 虎 , 即 腎 氣 中 之 真 液 。 鐘 呂 稱 「 真 一 之 水 」 , 《 鐘 呂 傳 道 集 · 論 龍 虎 第 八 》 雲 : 「 腎 水 生 氣 , 氣 中 有 真 一 之 水 , 名 曰 陰 虎 , 虎 見 液 相 會 也 。 心 火 生 液 , 液 中 有 正 陽 之 氣 , 名 曰 陽 龍 , 龍 見 氣 相 合 也 。 」

「 一 陽 複 初 」 : 在 年 , 即 冬 至 一 陽 生 ; 在 日 , 即 子 時 海 底 月 。 陰 盡 陽 生 之 義 。 真 陽 之 炁 出 現 , 生 命 之 根 基 有 賴 於 此 。

  1. 兩 腎 者 , 兩 儀 也 。 中 間 有 連 環 , 是 我 真 精 。 內 藏 赤 白 二 炁 , 在 母 腹 中 , 未 有 此 身 , 先 有 此 穴 , 因 有 此 穴 , 始 生 此 身 。 左 為 玄 陽 , 右 為 牝 陰 , 中 穴 實 我 後 天 之 精 海 , 又 為 真 鉛 。 儒 名 太 極 。 道 名 水 鄉 鉛 , 乃 北 方 肅 殺 正 氣 紫 河 車 。 順 則 生 人 , 逆 則 成 仙 。 一 名 漕 溪 。 一 名 祖 宮 。 通 上 下 二 眼 , 降 華 池 。 在 舌 下 竅 內 出 , 名 玉 泉 。

「 真 鉛 」 , 即 真 炁 中 之 真 一 之 水 。 《 鐘 呂 傳 道 集 · 論 抽 添 第 十 一 》 雲 : 「 出 於 己 腎 中 所 藏 父 母 之 真 氣 而 為 鉛 , 真 一 、 正 陽 所 合 之 藥 變 而 為 汞 。 … 真 鉛 者 自 身 之 真 氣 合 而 得 之 也 。 真 鉛 生 真 氣 之 中 、 氣 中 真 一 之 水 。 」

  1. 桃 康 字 合 延 , 名 頂 蓮 花 , 冠 朱 衣 , 如 真 人 狀 ; 住 腎 宮 , 有 碧 、 紫 、 黃 、 白 、 綠 、 青 、 赤 、 蒼 之 炁 , 乃 北 方 八 天 所 化 也 。
  2. 夾 脊 雙 關 , 實 神 仙 升 降 之 徑 路 , 是 我 身 脈 , 即 膏 肓 穴 道 , 曰 雙 關 , 內 轆 轤 在 中 。 左 為 太 陽 , 右 為 太 陰 。 陽 升 陰 呼 路 , 通 天 柱 穴 , 又 名 內 雙 林 , 通 外 雙 林 , 陽 關 脈 伏 。 此 穴 薰 蒸 關 竅 , 下 湧 泉 , 上 通 泥 丸 , 絡 接 絳 宮 、 華 池 , 取 水 降 於 華 蓋 、 五 行 之 所 、 下 丹 田 命 蒂 之 內 。

「 內 景 圖 」 亦 雲 : 「 夾 脊 雙 關 透 頂 門 , 修 行 路 徑 此 為 根 。 」

參 考 針 灸 穴 位 「 膏 肓 穴 」 , 在 第 四 胸 椎 下 , 督 脈 旁 開 3 寸 。

  1. 玉 枕 關 , 此 處 一 名 陽 宮 玉 京 山 、 天 柱 、 太 乙 穴 , 大 椎 骨 前 寸 較 處 來 也 。 實 上 天 逆 行 之 徑 路 也 。 內 黃 龍 倒 以 卷 上 , 沖 湘 江 水 , 上 下 通 徹 。 此 關 緊 , 陽 神 守 , 至 必 用 陽 炁 , 方 能 沖 通 , 化 生 真 炁 , 至 鵲 橋 而 牛 女 相 會 , 育 胎 ( 事 ) 嬰 兒 。
  2. 舌 下 二 竅 , 名 玄 膺 。 後 名 咽 , 吞 下 一 切 飲 食 。 前 名 喉 , 十 二 節 , 為 十 二 重 樓 , 通 達 清 氣 者 也 。
  3. 臍 為 生 門 , 太 乙 神 君 居 之 , 主 人 性 命 , 司 一 身 一 萬 二 千 精 也 。

第二節法師本身日常修為

太一修煉法 此法以修為為主,以真炁為用,以三寶為基。外三寶(耳目口)不漏,內三寶(精氣神)自合,始得天人(外內)感應,先天一炁自然攝入身中。吾人肉體所有物質,皆屬後天陰濁,不能超凡入聖。惟先天純陽之炁,至靈至妙,杳冥莫測,恍惚難圖。雖曰外來,實由內孕。先天(元動力)若不借後天(物質),將何以招攝;後天若不得先天,亦不起變化。此乃無中生有,有裡含無;無因有孕之而成象,有因無點之而通靈。

仙家妙用,雖著重採取先天一炁以為金丹之母,點化凡軀而成聖體,須知道法自然,非勉強作為可致也。

第一步:神不離氣,氣不離神;呼吸相含,中和在抱。不搬運,不可執著;委志清虛,寂而常照。

第二步:神守坤宮,真炁自動;火入水中,水自化炁。熱力蒸騰,周流不息;恍恍惚惚,似有形狀。此是藥物初生,不可遽采倘或絲毫念起,真炁遂喪。

第三步:神守乾宮,真炁自聚。始則凝神於坤爐,煆煉陰精,化為陽炁上升;次則凝神於乾鼎,陽炁漸積漸濃,晶瑩晃耀,上下通明。此時內真外應,先天一炁從虛無中自然而來。非關存想,不賴作為。當先天炁來之候,泥丸生風,丹田火熾,周身關竅齊開,骨節鬆散,酥軟如綿,渾融如醉。

第四步:一神權分二用,上守玄關,下投牡府。杳杳冥冥之中,紅光閃爍,由腦部降落下丹田,自己身內真炁,立刻起而翕引,波翻潮湧,霞蔚雲蒸,甘露瓊漿,滴滴入腹。即此便是金液還丹。須要身如磐石,心若冰壺,方免走失。

第五步:神守黃庭,仙胎自結。朝朝暮暮,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十月胎圓,玄珠成象,三年火足,陰魄全銷。身外有身,顯則神彰於氣;形中無質,隱則氣斂於神。九載功完,形神俱妙;百千萬劫,道體長存。

此篇不過五百四十字,包括全部丹法在內。無論各宗各派,皆不出此範圍。《道藏》雖有五千四百八十卷,又道外的雜書、道書數千卷,共計約近萬卷,皆未見有如此直截了當、簡易明白者。此篇口訣,雖昔由師授,而紙筆記載者,則始于今日。凡我同志,以夙世因緣,方能遇此,幸勿輕視永宜珍藏愛護。

道教民間禮俗禁忌與自身保護

專指傳統漢式建築領域中的禁忌行為,主要包括、營建、儀式、時間四項禁忌。「禁忌」原指人們所忌諱的行為,是人類由於懼怕超自然的責罰,而維繫對某種行為的禁止或限制,同時也可指民俗習慣中為了趨吉避凶所當戒止的行為。傳統漢式建築領域中,禁忌依性質可概分為以下4類:

(一)風水禁忌:指受風水觀念影響而形成的禁忌,透過風水術的流傳,成為眾所皆知的一種禁忌,如神前佛後、倉庫、尖塔、路沖、路箭、反弓水、屋角、屋脊、怪石、怪樹等等,都是選擇位址或方向時必須避開的禁忌。又如屋形忌單耳、伸長手、丁字房、工字房,是為房屋配置上之禁忌。又如造屋間數忌一、四、八等禁忌。

(二)營建禁忌:指建屋過程中匠師必須遵守的禁忌,如吉利尺寸、動土、平基、安門窗、上粱、合脊、做灶、安床等,均有一定的規則可循,以達到主家(業主)吉祥平安之目的。

(三)儀式禁忌:指建屋過程中進行儀式時所遵守或忌諱的行為,如上粱時需由肖龍、肖虎的人負責扶粱,安龍謝土時進行出白虎破軍,人們必須迴避等。

(四)時間禁忌:在營建過程中對於時間的遵守,如必須在利年動土與入厝,重要工項進行時必須選擇黃道吉日等。

在廟宇或陰宅的營建上,亦有相當多的禁忌。這些禁忌或集結成書,或由匠師以卦書傳徒,或民間口耳相傳,而成為根深柢固的民間漢式建築文化。

 

假如自身如遇危難之時,持續念此咒語,可保平安。

老君神咒

太上老君    普在萬芳    道無不應    三界之內    六合之中    順之者吉

逆之者凶    敕命一到    雷霆隨行    弟子有難    幸願汝偕    逢凶化吉

化殃為祥    急急如律令

要訣:(一)心不定時默念九遍可收心。

(二)若調息不順,默念三十六遍再行法,可助呼吸順暢。

(三)但遇險難之時,誠心持念三十六遍可感老君降臨,化險厄於無形。

一生謹記法師正念

天下道法,天明地正。 傳道之法,練之心正。 有緣接見,無緣無門。

心靜魔清,道法自然。 天地乾坤,修道之人,修道練仙。 練道之法,法之心正。

綜觀人類各民族文化與文明的起源,其初大半是從觀察自然,認識宇宙事物的表面現象;由於對庶物的信仰崇拜,而建立人文的哲學思想,更進而確定精神文明的基礎,諸如此類,幾已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發展的共通原則。但在世界所有各種民族中,唯有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應當另作別論。我們從相傳的古籍,與現在新獲得的歷史資料,可知上古的中華民族,一開始即孕育出良好的原始科學、哲學與宗教合一的文明;時間經歷五千餘年,空間縱橫一萬公里,直至二十世紀,與現代所謂科學時代的宗教、哲學相接觸,吾人所能誇耀傳統,溫故而知新的,仍須仰仗上古以來列祖列宗所遺留的智慧結晶。無論現代有些中國人如何鄙棄自家故物,終有一日會翻然覺醒,開啟自己的寶藏,並擴而充之,與世界各國民族共同互助研究,進於天下太平的局面。

 列舉世界科學發展的資料而言,諸如天文、數學、化學、物理等,無可否認的,應推中華民族發明得最早,歷史最悠久。從現代人的觀念而言,所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剛有初步科學知識的發現,便立即與宗教、哲學互相混雜不分,故難與現代科學互爭長短。至少在過去的事實是如此,當然,對未來尚不敢置喙,但因此也可以了解此種文化風格,正是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精神所在。

一、黃帝先後時期學術思想的初步規模由天文學說的建立,發展為人文學術的初步雛形:

(一)從道教應用科學而言:以北斗七星來確定天體運行,與地球磁場的關係,併發明指南車。從日月行度、天文數字建立九章歷算的先期數學。

(二)從道教理論科學而言:(壹)以八卦、五行之說,歸納統攝萬象,作為天地宇宙、人事、物理抽象理論的法則。(貳)辨別日月行度,初步劃分星、辰為二十八宿,以定曆法,作為配合以農立國所需實用氣象學的張本。

(三)從效法天文、地理、物理的運動法則,創始生理、心理的無疾而先養生的道教學說,並為有病而求醫藥的醫理學之根據。更由此而建立醫藥方伎的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外加精神治療與心理治療的祝由、巫覡(現稱道教科儀)等方法。

 (四)人文思想的發展,認識天地、神鬼、以及萬物,皆一體同根,即所謂“道”的本原。

的觀念有二:(壹)物理的天體,認識蒼蒼者之為天。(貳)形而上理念境界的精神之天,是合物理之天,與精神境界之天而為一,乃後世道教天道觀念的依據。

的觀念:從天之垂象所示,可與天地上下交通而謂之“神”,故“神”字從示從申。天有天的神,人有人的神,萬物有萬物的神,是為後世道教神道觀念的根本。

的觀念:從而下墮即為鬼。鬼者歸也,故“鬼”字從田而下行,凡神散歸於地稱謂“鬼”,為後世道教鬼道觀念的濫觴。

的觀念:人秉天命而生,人的生命即天命,與天地鬼神上下通者即為神。散歸於地,不能上下通者便為鬼。天地、神鬼皆以人為中心。

的觀念:能生萬物而非萬物之所生,能使神而神、鬼而鬼的即是道,歸結來說:(一)形而上的全能本體謂之“道”。(二)形而下的事物法則亦謂之“道”。

上古文化思想,以“道”之一字,上下交通,聯繫形上、形下的全環。後世道家與道教即淵源“道”字的觀念而加以擴充,統攝天地、鬼神、物理、與人生的共通原則而立教。

故言道家或道教,都通稱之謂“黃老之術”。其實,所謂黃帝的學術,並無專書可考,只如司馬遷所說:“黃帝者,學者之共術也。”所謂“共術”,就是指中國文化的淵源,所以裁定從黃帝時期開始,所以稱黃帝時期的道教學術,即是代表記載著中國文化原始淵源總稱。

道教自黃帝學道於廣成子。據此簡要史實,大概就可了解中華民族在上古人們由道教的智慧中產生科學及文化與生活的淵源了。

、三代(堯、舜、禹)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規模,《尚書》翻開《堯典》,除了認識道教所著稱之“先王”或“先聖”的政治哲學思想,皆秉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精神之外,《堯典》所載帝堯為政的首先要務,就是“治歷以明時”。所謂“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乃是建立一個天人之間,互相關聯的天道觀念,確定天文與曆法的重要,以為順天應人的政治基礎。

《舜典》所載帝舜就職的第一要務,便是繼承帝堯未竟的事業,以積極發展天文的研究,所謂“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因此進而建立對天地,山川、神祇的尊敬,焚柴舉燎,封禪四岳,從此建立天人關係的道教信仰。同時在人文方面從道教知識中更產生,定器物,制律、度、量、衡,作刑法以輔助政治教化的不足。及至大禹時代,社會文明漸趨進步,人心思想也愈趨複雜。所以在舜、禹禪讓授受之際,即有如《大禹謨》所載:“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等告誡的記述。

由此而知,三代文化自確定天、神、人三位一體的思想以後,後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學說,與道家人神同體的觀念,以及道教的敬天、事神等宗教儀式的建立,都是基於中國上古三代文明而出發,便形成為道教思想,如加以人格化,便成中國的人文哲學,而且因此亦可了解中國文化何以特別注重人生哲學的根本原因之所自來。

(六)、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變,自大禹以後,所稱夏代的文明,由大禹治水,“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開始,繼堯、舜時代以天文為為政治世的要務,漸已趨向發揮地理,物理的效用,而成為政治世的當務之急,對於山川形勢的重視,已經超過天文觀念的政治階段。同時氏族世系與宗法社會的傳統觀念,也從此奠定基礎。但畢竟還是樸實無華的古代文明狀態,所以史稱夏代的文化,為“尚忠”的階段。“尚忠”就是樸實質直,簡單誠篤的人文形態。但到商湯以後,雖仍承繼三代以來的天、地、人的文化傳統思想,卻變為特別注重天神、鬼神的信仰,類似後世所謂的“神道設教”思想,用以輔助政治的不足,故史家稱殷商的歷史精神,即為有名的“尚鬼”階段。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家思想,大抵是以夏、商文化思想為其主要的淵源。漢代以後,道教宗教部分天、人、神、鬼思想的建立,也是遠承夏、商文化思想的源流。因在夏、商歷史文明的過程中,已從堯、舜以來樸實的天文知識,漸次演變為理論的天文思想,從此建立抽象的天文數學符號,所謂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及干支排比的甲子、乙丑……等六十甲子;更有五行、八卦,與干支配合,用來解釋人、事、物等各種理論的逆天預知,充滿神秘的道教意味,成為後來道家與道教所有學術思想的五術。周朝建國,對於上古以來的政治體制,禮樂教化等所有思想制度,一律加以整理與變革,文王、武王、周公父子兄弟三人,綜羅上古文化思想,歸納成為一貫,極力建立以人為本位,由人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體系;《周易》的文言、象辭、爻辭等,即為周代文化思想最高原理的總匯,所以孔子推論三代以來的文明,特別讚許周代文明,為“鬱郁乎文哉”後世儒家思想學說之所以如此演進,受其影響至深。雖然如此,但稱為文化思想的最高理則,仍然歸納謂之“道”,是以當時的“道”,並無門墻的紛爭,亦無派別的對立,周朝後據經典云:道教已有許多宗派,如周朝傳世奉老子為祖師宗派,太一宗經典中曾云:太一者大道之源,萬化之始。太上言:「天常清地常寧皆太一之道也。故事貴有始則有常,有常則無生滅,無生滅則天地不為之賊而稱太一也。」西王母亦曰:「太一者元祖也,養之不窮用之不竭,能生萬物乃炁之祖宗,造化之基地。」故天有太一萬物生焉,人有太一五行用焉。太上老君成道億劫,造化萬天,宰制太一,普殖生靈,劫劫相生,化化相承,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無世不出,垂經立教接誘訓化,商陽甲十七年庚申,自太清境分神化炁,託孕於聖母玄妙玉女(即無上元君)處胎八十一載,商武丁九年庚辰二月十五日,聖母逍遙李樹下,剖母左腋而生,生而皓首,故號老子,指樹為姓,姓李,名耳,字伯陽,又號聃,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文王時為守藏史,武王時遷為柱下史,以至道無為,廣行教化,照王時,老君欲開化西域,乃於昭王二十三年癸丑五月二十九日離周西行,時函谷關令尹喜善觀天象,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將至,齋戒以候。七月十二日果欲老君乘青牛而至,尹喜禮迎之乞為著書,老君乃授予道德經五千言,爾後西入流沙,度化胡風。道德經彌綸大道,賅括眾妙,為載道之經,萬古聖典。昭王二十五年乙卯,老君分身降於蜀州雲台山,演經說法,建立法度,創立太一宗,太一之道自此呈顯於世,為大道啟萬古之教脈。

道教宮廟燒香叩拜禮儀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規範而獨特的神儀,道教有包含著中華民族獨特尊崇自然法則其奉祀敬神設置周朝文王。燒香敬神一般要燒香,也稱敬香、獻香,是借香煙傳達善信心意,但有些人以為燒香燒得越多,越能感動神靈,得到神靈的庇佑,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所謂「心誠則靈」,故只要清香一支,加上一個誠心,就可以了。敬香有焚香、拈香兩種方式,前者較為常見。焚香的具體做法是,先選三柱香,不要斷香,點燃香,面對神像,雙手舉香與額相齊,躬身敬禮,然後用左手上香,這時,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間隔不過一寸寬。若在一個神殿裡供奉有多尊神像的話,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兩者各上一柱香,儀式相同。上香完畢,即行叩拜禮。至於拈香是最為隆重的,只有在諸神聖誕或供齋設醮時才行之。至於香的種類,在道教禮儀上,檀香、沉香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故通常都是由廟中住持等點燒,而一般善信、香客就不應敬上這種香,或者可以交由住持代奉。

叩拜表示隆重尊敬的禮儀,但人們常在叩拜時行合十之禮,其實這是萬萬不可的,因為道教是源自中國本土的一種宗教,故所行的禮數,也應以中國本土禮法為本,而合十之禮其實是由外國傳入的佛教的禮儀,即為外邦之禮,故若把這種禮儀用於道教,則於禮不合,故大家在叩拜時要注意這一點。

宮廟較常見的儀式

所謂「頭旗」是指上繡神明神號的旗幟,通常走在出巡或遶境隊伍前面,是重要開路排場!

頭旗又可分成兩種,紅絨布繡旗和黑令旗。前者有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以流蘇點綴裝飾,為典型頭旗。後者為台灣南部地區武神最重要的神令,有驅邪之用!

頭旗是代表主神的旗幟,有時兼掃路驅邪作用。頭旗必走在隊伍最前方引導隊伍行進路線;台灣俗語:「不識路又要夯頭旗」,意謂一個人不認識路又要當領隊,引申為本身能力不足卻擔任領導者,以致誤導大眾之意。大甲媽祖進香隊伍的頭旗是黃色方旗,頭旗頂端鑲葫蘆頭,代表鎮瀾宮主神天上聖母,葫蘆則象徵「福祿」,旗上繡有「大甲天上聖母」、「頭旗」、「遶境進香」等字,是整個進香隊伍的前導,「頭旗」由於代表主神旗幟,因此豎旗、駐駕時都必須豎立在廟宇左邊龍柱,即所謂龍邊、大邊,且旗面只能朝外不可朝內。頭旗、頭燈、三仙旗是香陣的前鋒隊,在大甲媽祖進香陣頭中屬同一班,走在隊伍最前方引導、帶隊並通知信眾進香隊伍將至,在行進途中,如遇迎駕隊伍需相互拜禮,入廟前頭旗需先行禮,以示尊敬,其拜禮方式為向前涉一拜,向左右各一拜,再帶頭燈與三仙旗連續行三拜禮。如遇到廟宇或前來迎接的陣頭晉見,由頭旗負責引導到神轎前行禮、或代表主神接禮,且為不使隊伍因此失序,身為副手的三仙旗則負起領隊之責任,領導整個進香隊伍繼續前進。

宮廟常見法會種類

台灣宮廟各種醮祭活動繁多,一般人卻對醮事的種類、醮場設施、醮祀儀軌與法場設施等所知有限。而醮事法會的「醮祭科儀」︰說明台灣民間信仰受中國道教影響的各種既定程式與法則,宮廟法會基本上為三種 神明生祈福法會 禮斗法會 點燈法會 祭改法會 開光安座法會 慶成謝土法會 超渡法會 中元法會 以上醮大眾所認知的法會 再者做醮 一朝 三朝 五朝等 (「醮」,拼音:jiào、),在華人地區中的各地名稱不同,包括一朝清醮、三朝清醮、五清醮、羅天大醮,都屬於醮的一類,是道教一個傳統儀式,亦是民間習俗,為答謝神明的庇護之恩,並且祈求風調雨順、五業興旺和地方平安,大陸四川、福建、廣東、或香港及台灣一帶特別盛行。

在台灣早期,台灣南部以瘟醮為主,中北部則以清醮居多;近年因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各地宮廟爭相籌資改建,慶成醮已成為全省最常見的醮祭。做醮祭,常以祭期的長短,顯示其規模的大小,習稱「幾朝醮」。台灣現在的醮祭,以「一朝清醮」「三朝清醮」最流行,為最常見的齋醮。“醮”的原意是祭,為古代禮儀。《說文》曰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道教繼承並發展了醮的祭祀一面,藉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醮”亦有“醮法”。所謂“醮法”,指齋醮法事的程式、禮儀等規矩。“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會有相應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龍醮、正一傳度醮、羅天大醮等等,醮法通常有一日、三日、五日或七日。齋法與醮法本不一樣,後來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後,“齋醮”合稱,流傳至今,成為道教科儀的代名詞。

道教中的“齋醮科儀”指醮禱活動所依據的一定法規。一般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與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於太平醮之類的法事。

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度橋,破獄破湖,煉度施食等,屬於濟幽度亡齋醮之類的法事。

台灣的民間道教有句:「立冬之後打大醮」,其意是指立冬到春節前,是台灣民間建醮的旺季。此時,正是秋收後的農閒時期,不論時間或經濟條件,以及場地的調配使用,都最為適宜,酬謝神恩、祈求國泰民安的盛大儀式,又以依賴漁業和農業為生的村民最為著重。不少鄉村從農業時代至今仍保留定期打醮的習俗,大部分清醮都稱為一朝清醮。

《隋書‧經籍志》云:夜中于星辰之下,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即五斗星君﹞名之為醮。由上文所說:古代建醮禱祝神祇主要對象為天皇太一與五斗星君。按《道教科範大全》云:降天帝至萬神,莫大於醮。建醮主要在濟度生身、超拔死魂,醮謝神靈,以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使境緣及十方信眾福報平安。

在區域內,於下午二時起同步舉行大拜拜,贊普桌數、行齋日期:年月日時起至年月日時建醮期間.請各位善信大德虔誠共同合作,用素齋(吃素食)。

※科醮是道教敬祀天地,祈禳鬼神之威儀,以齋戒、登壇、步虛、演經、懺誦、表奏、存神通真等儀法中,達人神感通,上下交孚,以消災弭禍,祈禳求福,安人利物,保國寧家。故歷代以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每逢天災人禍,洪旱瘟戾,兵戎爭戰,無不以之消災解禍,祈安保泰,在此儀式中,百姓融合宗教信仰與心靈依託,成為一股安定社會與民心之力量。

科醮即古之「醮祭」,源於太上老君之金科仙譜,為萬法之本,歷史淵源悠久,遠溯自黃帝之「國之大事曰祀與戎」,「祀」即祭祀,即醮祭,夏商周已設立祭祀之官,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病,天下尚未安定,周公及大臣不勝憂懼,於是周公乃袚齋禱祭,經周公絜誠祭祀,武王果然病癒。」

先秦時期發展宮廷祈禳之儀而成為「國醮」,至春秋戰國時期祭禱之風更盛於前,孔子諄諄告戒弟子:「國家之齋、戰、疾三事,應慎之又慎。」【墨子˙天誌】亦言:「天子有疾病禍祟,必齋戒沐浴,潔為酒禮粢盛以祭祀,則天能除之。」故當其時有天子率天下萬民以祭祀天地之醮儀。

南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久雨不晴,明帝病疾不癒,陸修靜奉詔修三元齋籙,至二十日果然天晴,明帝病疾亦豁然痊癒。

宮廟常見用語或儀式

※鳴鐘擊鼓的禮儀 以銅製成的樂器。鳴鐘可以振聵、擂鼓可以昇舞,所以道教常以鐘聲警醒世人。許多宮廟正殿中仍置有鐘及鼓,若有善信請神謁祖或返駕時,以敲鐘擊鼓作為迎接或歡送之意。

道教祭祀時的鳴鐘擊鼓是先鐘後鼓,首先三聲鐘表迎三清,接著二鼓聲一鐘聲如此重複二十七遍共八十一響,此乃奇陽之數,再四聲鐘即畢,這四聲是指四御,四御是太極天皇、北極紫徽、東極青華、南極長生四御大帝。

初一、十五日及聖壽時鳴鐘擊鼓則以上午先鐘後鼓,下午先鼓後鐘鳴擊。以上午為例,先鳴鐘三聲表三清,繼擊緊十三聲,每一聲默念一字「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陽上帝」,後繼續擊慢十四聲,接緊十三聲,慢十四聲,再接緊十三聲、慢十四聲共計三遍八十一響為數之尊。最後落四擊表四御,才接鼓聲六聲每一聲默念一字「雷聲普化天尊」,後擊輕重長短風雲雷雨之象三遍,再擊六聲「雷聲普化天尊」後止。如此擂鼓四遍二十四響,表二十四節氣,此乃偶數、陰數。

道教崇尚自然,在教義上與儀式做嚴密的結合,常以陰陽數做為行事的依據,例如清微天玉清境有九聖,禹餘天上清境有九真,大赤天太清境有九仙,所以在祭祀時有二十七響鐘聲。又因晨鐘屬陽,故以奇數,其位屬木,所以以青玄九陽上帝為鐘文。暮鼓屬陰數,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用陰六之數。而鼓聲若雷,傳統道教神位配置,三清以下,左太乙,右普化,故用雷聲普化天尊為鼓文。並配合風、雲、雷、雨的自然變化,其擊法雷–全重擊,徐疾相間,如雷聲;雨–全輕擊,徐疾適宜,如絲絲細雨;風–由重轉輕,由徐轉疾,如風由近漸遠吹拂;雲–由輕漸重,由急轉緩,如雲變幻莫測。所以擊鼓以徐疾輕重急緩,擊出風雲雷雨表示風調雨順。

任何宗教各有體制,應符合其教義,時下民間都以「俗信」為主,既不分宗教信仰,也不明宗教制度,僅提供信徒一時的安慰,而不提昇信者精神生活,且現今教育普及,人民思想開明,若道教宮廟不及時在教義及制度上進一步認識、體會與宏揚,道教信徒將日漸流失,而我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均蕩然無存,盼教中同道共勉之。

◎道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宗教,其禮拜時所用的也是本民族的傳統禮儀。《周禮‧春官‧大祝》曰:“辯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前三種禮拜統稱“三拜”。

◎稽首”的原意為禮拜時保持、稽留姿式一段時間,後來專指作揖鞠躬,即《禮記》中所說的“受立不跪”之禮。稽首加跪拜並以頭觸地稱“頓首”或叩首;頭不觸地而是叩在手背上稱“空首”。

稽首一般用在朋友見面打招呼時出於禮貌而常行的禮節,叩首則要在敬神或謁見師長時才使用。

◎稽首的做法是:雙手自然垂伸,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合抱成拳,然後上舉至眉際,一般高以不超過眉際為度。接上動作,雙手抱拳由眉際自然隨身體前俯,做俯首鞠躬姿式。稽首禮成。

叩首也稱頓首或磕頭。是中國古老而典型的跪拜儀禮。《鶴林玉露》卷十四記載:“朱文公云:‘古者男子拜,兩膝齊屈,如今之道拜。’道拜,道士跪拜也。”這說明道教保留著中國傳統的禮拜儀式。

◎空首的做法是:在稽首禮成之後,繼續躬身,然後雙手分開,先以右手摁地(或拜墊上),左手覆於右手上,同時,雙腿屈膝跪於地(或拜墊上),以頭觸及左手手背,此即《周禮》所謂“空首”禮。

※五供亦稱五獻。道士將五種獻祭品,即香,花,燈,水,果獻於神壇之上,禱祝懺悔,祈告亡者早上天界。道教認為香能上達三境十天,下徹九幽五道。

奉獻於諸天的名香有:返魂,返風,逆風,七色,天寶等。

獻諸天的異境奇花有九靈太妙真花,碧蕊黃金豔花,良苑青穹瑤花,瓊林流光寶花等。花能舞動陽氣,熏沐金容,花光燦爛,照映十方。

燈的作用是光徹五臟,耀明諸天,灼透幽冥,照開泉路。

奉獻諸天七種寶漿為日精寶漿,月華寶漿,星光寶漿,甘露寶漿,金液寶漿,靈光寶漿,玉清寶漿,能開通大道,周流十方,條煉陰魂,恢復真形。

奉獻諸天的瓊林珍果為空洞靈瓜,萬歲仙桃,金紫交梨,赤靈火棗,飛丹紫榴等。寓意為可結果而收,早登仙壇。科儀中的獻祭應精緻潔淨。

◎拜神、敬神需燒天金 天金,是我國民間專門用來燒給上界神等之金票;據史實記載,自古以來便有敬神、拜神之禮儀後,善男善女即知道焚燒金紙、用以表達他們內心對神聖

談論唐太宗與道佛兩教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到了洛陽,忽然對道、佛兩教的地位,下了一道制立憲法式的詔書,又引起佛教徒的一次抗議,結果無濟於事。他的詔書內容與事實經過,如史稱:

帝幸洛京,下詔曰:老君垂范,義在清虛,釋迦貽則,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跡殊途。論其宗也,弘益之風各致。然大道之興,肇於邃古,源出無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況國家先宗,宜居釋氏之右。自今已後,齋供行位,至於稱謂,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返本之俗,暢於九有,貽於萬葉。詔書頒發,京邑沙門,各陳極諫,有司不納。

唐太宗既以老子為祖宗,下了一道無須爭辯的詔書,而佛教徒中,偏有一個不通時務的老實人,硬要與之力爭教徒的政治地位,結果被流放於嶺南而卒,由此而見宗教心理的強頑,可笑亦甚可敬。如雲:

時有沙門智實者,洛下賢僧也。丰度雋穎,內外兼明。攜諸宿德,隨駕表奏於關口,其略曰:僧某等言:年迫桑榆,始逢太平之世。貌同蒲柳,方值聖明之君。竊聞父有諍子,君有諍臣,實等雖在出家,仍在臣子之列,有犯無隱,敢不陳雲。伏見詔書,國家本系出自柱下,宗祖之風形於前典,頒告天下,無德而稱。今道士在僧尼之上,奉以周旋,豈敢拒詔。尋其老君垂范,治國治家,所佩服章,初無改易,不立觀宇,不領門人,處柱下以全真,隱龍德而養性,今道士等不遵其法,所著冠服並是黃巾之徒,實非老子之裔。行三張之鬼術,棄五千之玄言,反同張陵,謾行章醮,從漢以來,常以鬼道化於浮俗,托老君之後,即是左道之苗,若在僧尼之上,誠恐國家同流,有損國化。遂以道經及漢、魏諸史,佛先道後之事,具陳如左。太宗覽表,壯其志為教,遣宰相岑文本論旨遣之。實固執不奉詔。帝震怒,杖實於朝堂,民其服,流之嶺表而卒。初,實得罪,有譏其不量進退者。實曰:吾固知已行之詔不可易,所以爭者,欲後世知大唐有僧耳聞者莫不嘆惜。

唐初開國,崇奉道教的動機與宗旨,純出政治因素,是為攀宗引祖,以光耀帝王先世的門楣,初非如秦皇、漢武,或梁武帝等人,為求道成仙,以期長生不死為目的,亦非深究其教義學術,而有所軒輊於其間。然道教地位的確定,恰因此而深植根柢。後來唐太宗在貞觀二十年間,佛教的名僧玄奘法師,自印度取經回國,從事佛經翻譯的事業,大開譯場,所有精神力量的支持,與經費的供給,亦全賴太宗的扶植。太宗與玄奘之間,雖是君臣,而情猶師友,甚之他想要說服玄奘還俗來作宰相,並且親自為之製作著名的佛教文章——《聖教序》。雖在帝王專制的政治時代,但唐太宗對於宗教信仰自由的作風,非常通達而合理,也並不因為與老君同宗的關係就欽定道教而為國教。

自初唐兩教互爭地位之後,歷世道、佛教徒,雖仍有小爭執,但皆無關宏旨,且因高宗以後,禪宗的興盛,道、佛合流的風氣,已漸趨明朗,中國文化的會通,也因之奠定基礎。肅宗以後,學術思想新興的浪潮,由韓愈一篇《諫迎佛骨表》開始,遂轉入唐以後的儒家與道、佛二氏的爭論,促成南北宋間理學的崛起,已非南北朝時代兩教爭衡的局面了。佛教有會昌之難,因武宗年少不更事,對於宗教獨有偏好之所致,但為時亦僅四、五年,即告平息。

中國歷史,自秦、漢以後,任何政治清明的國家升平階段,其思想與治術,大都有一共通原則,即“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且看每逢國家變故,起而撥亂反正的世代,多半有道家的人物,參與其間的現象,這幾乎已成為過去歷史的定例。當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時期,除劉基、宋濂等人外,參與其間的道家幕後人物,尚有著名的顛仙周顛。其人以遊戲風塵,裝瘋作呆,周旋於殘暴成性的朱元璋幕後,與朱元璋的生命事業,都是休戚相關的。甚之後來朱元璋並尊道、佛兩教,亦因之已深結因緣,其事雖為正史所不載,但朱元璋曾經親自為他撰文,記敘事實的真相。讀其行文語氣,確是出於朱元璋的手筆,後人亦信以為真,當無疑問,茲錄之以明始末:

康熙雍正與道教

滿清興起的初期,遠在東北,早已有一位有道家學術修養的範文程,為其灌輸道家政治思想。及至康熙時代,“外示儒術,內用黃老”的政治方法,亦成為康熙建立大清帝國的最高原則。他曾頒發《老子》一書,命令滿族王公大臣,熟習深思,作為政治哲學與政略運用的根本法則。但對於道教,除循例封贈張天師世系,以為羈縻之外,對其餘有關道教各派,因鑒於元朝白蓮教故事,舉凡類似另有門派組織,或近於巫覡邪者,皆在嚴禁之例。  如《大清會典》載:

崇德間,定滿洲蒙古漢軍巫師道士跳神驅鬼逐邪以惑民心者處死,其延請跳神逐邪者亦治罪。

康熙元年,凡有邪病請巫師道士醫治者,須領巫師道士稟知各都統用印,文報部方許醫治,違者將巫師道士交刑部正法,其請醫治之人,交刑部議罪。

康熙十二年,議準無為白蓮焚香混元龍元洪陽圓通大乘等邪教,惑眾聚會念經,執旗鳴鑼,聚眾拈香者,通行八旗直省,嚴行禁飾,違者照例鞭責枷號。

其時,清代的學術,概如儒、釋、道三家之學,正有變今而返古,效古而趨新的動向。儒家思想,由理學的空談性命,一變而為崇效漢學,走向清儒樸學的路線。佛家的禪宗,則由口頭禪轉變為坐禪習定的舊路。道家的丹法,也從迷離雜亂的旁門,而步人漢魏之間方士修煉身心的途徑。故代表道教的,除了周朝太一宗與北宗全真道的龍門派,與張天師世系的正一派以外,其餘皆已若隱若現,碌碌微不足道。雍正登位以後,自己以道教宗派之長,稱呼以大宗師的身份,提倡禪宗,同時也留心道家學術,推崇正統道家的張紫陽,親自為其所著的《悟真篇》作序,備極讚賞。如云:

紫陽真人作《悟真篇》,以明元門秘要,復作頌偈等三十二篇,一一從性地演出西來最上一乘之妙旨。自敘雲:此無為妙覺之至道也。標為《外集》,夫外之雲者,真人豈以元門為內,而以宗門為外哉!審如是,真人止應專事元教,又何必旁及於宗說,且又何謂此為最上,豈非以其超乎三界,真亦不立,故為悟真之外也歟。真人云:世人根性迷鈍,執其有身,惡死悅生,卒難了悟,黃老悲其貪著,乃以修生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觀乎斯言,則長生不死,雖經八萬劫,究是楊葉止啼,非為了義,信矣。若此事,雖超三界之外,仍不離乎一毛孔之中,特以不自了證,則非人所可代。學者將個無自味語,放在八識田中,奮起根本無明,發大疑情,猛利無間,繼喪身失命,亦不放舍。久之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識盡,並此無義味語,一時忘卻,當下百雜粉碎,覿體真純。此從上古德所為,決不相賺者。真人以華池神水,溫養子珠,會三界於一身之後,能以金丹作無義味語用,忽地翻身一擲,抹過太虛,脫體無依,隨處自在,仙俊哉,大丈夫也。篇中言句,真證了徹,直指妙圓,即禪門古德中,如此自利利他,不可思議者,猶為希有,如禪師薛道光皆皈依為弟子,不亦宜乎。刊示來今,使學元門者,知有真宗;學宗門者,知惟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焉。是為序。張紫陽為《悟真篇》作的後序,雲:

竊以人之生也,皆緣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則有患,若其無身,患從何有?夫欲免夫患者,莫若體夫至道;欲體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體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非心鏡朗然,神珠廓明,則何以使諸相頓離,纖塵不染,心源自在,決定無生者哉。然其明心體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亂其真,則刀兵烏能傷,虎兕烏能害,巨焚大浸烏足為虞,達人心若明鏡,鑒而不納,隨機應物,和而不唱,故能勝物而無傷也。此所謂無上至真之妙道也。原其道本無名,聖人強名;道本無言,聖人強言爾。然則名言若寂,則時流無以識其體而歸其真,是以聖人設教立言以顯其道。故道因言而後顯,言因道而返忘。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鈍,執其有身,而惡死悅生,故卒難了悟。黃老悲其貪著,乃以修生之術,順其所欲,淅次導之,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乎神水華池,故道德陰符之教,得以盛行於世矣!蓋人悅其生也,然其言隱而理奧,學者雖諷誦其文,皆莫曉其義,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訣,縱揣量百種,終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豈非學者紛如牛毛,而達者乃如麟角也。余向己酉歲於成都,遇師授丹法。當年且生公傾背,自後三傳於人,三遭禍患,皆不逾兩旬。近方憶師之所戒,雲異日有與汝解韁脫鎖者,當宜授之,余不許爾。後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知信,遂撰此《悟真篇》,敘丹藥本末。既成,而求學者凄然而來,觀其意勤,心不忍秘,乃擇而授之。然而有所授者,皆非有巨勢強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達。能仁明道之士,初再罹禍患,心猶未知,竟至於三,乃省前過。故知大丹之法,至簡至易,雖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則立超聖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許輕傳於非其人也。而余不遵師語,屢泄天機,以其有身故,每膺譴患,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敢不恐懼克責。自今以往,當鉗口結舌,雖鼎鑊居前,刀劍加項,亦無復敢言矣。此《悟真篇》中,所歌詠大丹藥物火候細微之旨,無不備悉。好事者夙有仙骨,觀之則智慮自明,可以尋文解義,豈須余區區之口授之矣。如此乃天之所賜,非余之輒傳也,如其篇末歌頌,談見性之法,即上之所謂無為妙覺之道也。然無為之道,齊物為心,雖顯秘要,終無過咎。奈何凡夫緣業有厚薄,性根有利鈍,縱聞一音,紛成異見。故釋迦文殊所演法寶,無非一乘,而聽學者隨量會解,自然成三乘之差。此後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見聞此篇,則知余得達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也。如其習氣尚余,則歸中小之見,亦非余之咎矣。

從此以後,終清朝兩百餘年的天下,太平天國的起義,已非中國固有宗教的面目。義和團是假託符咒神鬼以動,應與道教無關。

道教的盛衰

十九世紀末道教的衰落 中國文化與宗教,在清朝中葉以後,概受西洋文化思想輸入的影響,一蹶至今,尚未重新振起。自十九世紀以來,正式代表道教的勝地觀宇,舉其犖犖大者,如北京的白雲觀、成都的青羊宮、甘肅的崆峒山、陝西的華山、山東的嶗山、四川的青城山、廣東的羅浮山、江西的龍虎山、湖北的武當山、福建的武夷山、浙江的天台山等處,雖然還保有道教觀宇與若干道士,仿傚佛教禪宗的叢林制度,各別自加增減,設立規範,得以保存部分道教的形式,但已奄奄一息,自顧不暇,更無餘力做到承先啟後,開展弘宗傳教的事業了。何況道士眾中,人才衰落,正統的神仙學術無以昌明,民間流傳的道教思想,往往與巫蠱邪術不分,致使一提及道教,一般觀念便認與畫符念咒、妖言惑眾等交相混雜,積重難返,日久愈形鄙陋。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時期,曾藉口破除迷信,擬欲沒收道觀土地財產,一律與佛教並案辦理,事詳《二十世紀的中國佛教》。後來,因佛教有中國佛教會的組織成立,道教也隨之援例成立中國道教會。但道教會中人,散漫膚淺,尤甚於信仰佛教的人士,可謂“佛規道隨”徒有形式而已。同時國人們將義和團思想,與圓光、看相、算命、占卜、咒水、畫符等等江湖粗淺邪術,一概誤附於道教,益使五千年文化精英所獨創的宗教,蒙受百般誤解與侮辱,殊堪浩嘆!“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凡有志振興道教之士,先當自求振奮,然後方可言其大者。清代人舒位所謂:“未有神仙不讀書”,實足發人深省。

清代重印製《道藏》的發起

一九二三年間,因康有為、梁啟超師生的倡議,有徐世昌的出面,曾經捐資影印北平白雲觀藏版的《道藏》,如其《緣起》所云:道家之書,薈粹成藏,始自六朝,歷唐、宋、金、元遞有增輯,卷帙繁多,靡可殫究。其詳見於至元十二年《道藏》尊經,歷代綱目刻石;至明正統十年重輯全藏以千文編次,自天字至英字,萬歷三十五年《續藏》自杜字至纓字,三洞四輔十二類,都五百二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五冊,經廠刊版,率用舊規。傳至有清,舊庋於大光明殿,日有損缺,迨庚子之亂,存版盡毀,各省道觀藏本亦稀,京師白雲觀乃長春真人祖庭,為北宗靈宇,獨存全藏,幾成孤帙。雖經?符圖,類屬晚出,而地誌傳記旁及醫藥占卜之書,或出晉宋以前,或為唐人所撰,清代四庫既未甄收,藏書家亦鮮傳錄,其中周秦諸子半據宋刊金元專集,尤多秘笈。乾嘉學者研索及斯,只義單辭,珍侔星鳳,采輯末競,有待方來。至若瓊簡琳文,玄言畢萃,非資博覽,曷闡真源,宗教學術所系重矣。僕等遠懷神契,近閔頹波,深懼古籍就湮,幽詮終閟,因議重印,用廣流傳。經東海徐公慨出俸錢,成斯宏舉,合併焚夾,改為線裝,摹影校勘,三載克畢,海內閎達,尚垂察焉。發起人:李盛鐸、田文烈、張文濟、趙爾巽、梁啟超、錢能訓、江朝宗、康有為、熊希齡、黃炎培、張謇、董康、傅增湘同啟。

元朝後道教至今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祇。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祇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祇,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祂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其實智顗的度化關公,純屬僧人的妄言攀附,並非歷史事實。且把關公說成是佛教的護法神,其地位如同道教之王靈官,也刻意矮化了道教。佛教僧徒所言的智顗渡化關公傳說,若細究其因,實出自宋代僧人曇照《智者大師別傳註》(《卍續藏經》第一三四冊)之攀緣。隋世智顗門人灌頂所撰《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說智顗在當陽縣玉泉山建寺,初名「一音」,後改為「玉泉」;傳中未有片言隻字提及關公皈依之事。至宋.曇照為智顗傳作注時,曇照自說「偶得玉泉之碑」,碑中記載智者至玉泉山,關羽運神力建寺宇,並皈依智者,聽法受戒。智顗度關公之說,在隋代智顗及門徒灌頂書中,皆所不見,顯然隋代並不存在這種說法。渡化的神蹟是撰碑文的人所杜撰出來的。其後南宋.志磐《佛祖統紀.卷六.四祖智顗》將智顗渡化關羽事載入傳中,而自註云:「今據《玉泉碑》以補其闕。」明確說明了智顗渡化關公的說法,來自《玉泉碑》,並非歷代史料所載。

而《玉泉碑》則是宋世曇照所「偶得」。碑中所言玉泉寺是關公神力所建,不用及人工,全是杜撰的鬼神事蹟,與隋代智顗門人灌頂等人所說相違,附會穿鑿自是可見。且關羽是三國時人,為何會越經晉、宋、齊、梁、陳等漫長時空,至隋才出現來歸附智顗,此說很容易令人生疑,於是元.羅貫中《三國演義.卷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便說關公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死後一魂不散,蕩蕩悠悠,於三更夜直至玉泉山,大呼:「還我頭來。」法淨和尚為說法,告以關公向人索頭,被關公所殺者,亦將向關公索頭;於是關公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並說:「後往往於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就於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羅貫中說顯然是沿承宋代僧人的說法而將智顗改成了法淨,讓它合理化,免得三國時的關公飄泊至隋世才受渡,二者年代相差久遠,與情理不合。但關公畢竟是中國人,不是印度神,關公之被歸於佛教護法神,實是出於宋世愚僧曇照、志盤等人所附會,而後廣為流傳,遂積非而成是,千古難明。

因而以宗教之包容言,包容對方之哲理者為上,如佛教包容(吸收)魏晉玄學之道體論,促成中土大乘佛教如來藏真常心說之形成。至於包容對方之神祇則為下,但若能將之置於低階神祇,而不被對方宗教所抗議,則尚能得其利。

道教 道樂 科儀

現今百姓的生活除了日常的世俗文化外,保有著不少精神領域的神聖文化,道教強調人與神交通的感應思維是自古以來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傳承,當文明的傳承百姓開始意識到人與超自然間的連繫關係,企圖經由各種相應的行為來互滲共感,彼此融為一體,以來自於神聖超越力量來協助或護持人們的世俗生活。

道教諸神是超自然力量的象徵,也是人類生命自我突破的嚮往對象與境界,希望彼此間能夠相通、相交與相感應,這雖然是人們主觀的集體願望,卻帶動了永恆的精神追求,開拓出世俗以外的靈感世界又稱為感應。

中華文化從文明開始 華人有傲人的物質文明,同樣也有豐富的精神文明,從道教的神人的靈感交通,人們不斷地開發出內在的智慧文化形式,從傳教、儀式、藝術、典儀、哲學等,發展出各式各樣人神感通的思維模式,建構出豐富多樣的深層意識形態,同時也蘊藏了許多具體而顯的典章制度與文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原本也是密不可分,有形與無形是交融一體而互相成就。

道教科儀音樂可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華文化之一,以有形的儀式與藝術,傳達了靈性感通的無形世界。運用了身體動作與語言旋律,象徵了神人交感的整體和諧情境,藝術美感促進了信仰的身心體驗,達到了人神相和的靈感境界。

中國古文明的最大特徵,是有著豐富神人交通的靈感文化,道教祭祀科儀早就淵源流長,並以樂、歌、舞三位一體來作為主要的表現方式 藝術原本就是與信仰結合的,祭典活動中的音樂、歌唱與舞蹈是為了達到體驗靈感的目的,是屬於神聖文化的一部分,不是為著純粹的藝術與審美目的。樂歌舞的藝術形式起源相當的早,屬於原始文化的一部份,是人類情感體驗下的精神現象,在生命活力的表述過程中有程序化與秩序化的傾向,追求與自然相應的旋律。

《呂氏春秋》在仲夏紀古樂篇裏討論到樂歌舞的起源,詳細說明其程序化的過程,其中有一段文字,說明了樂歌舞的形成與自然的關係云: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乃以糜鞀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人類很早就懂得以音樂歌舞來表達集體的共同感情,進入到自然的旋律中,同時也交感了超自然的道教諸神,藝術在自然與超自然之間有著感情交流的中介作用,在心理上發生無形的感染力量,增強了群體間的凝聚力與結合力。

道教繼承了古代祭祀的感應文化,延續著天地人神四位一體的思維傳承,肯定人與天地是一體的,也相信人與神是一體的,彼此間是渾沌交感與和諧共鳴,認為神聖與世俗是可以經由相似的動作與場景達到交流與溝通的作用。道教的齋醮科儀即是龐大的文化密碼體系,是神人間靈感的身心體驗,經由樂歌舞的藝術形式,來強化宗教心靈境界的信息交流,昇華了個體生命進入到神通廣大的仙界。道教的科儀與音樂也是一體的,審美經驗與信仰經驗是互通,是天地萬物集體交感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時也具有著祀神娛人的雙重價值取向,即可與神靈交構,又能撫慰人們的心靈,展現出迷人的藝術魅力與古代傳承工藝。

自古從漢末以來,道教的齋醮儀典與科儀音樂就開始有著相當規模的發展,在先秦國家祭祀大典的基礎下,其內容與門類愈來愈豐富多樣,累積了許多的禮儀操作系統,最能發揮周公制禮作樂的文化精神,造成了道教多采多姿的祭禱儀式與藝術寶藏。道教的音樂表演是為了達到科儀教化的宗教目的,可以說是別具一格與獨樹一幟的,從其音樂觀念到實踐操作,都扣緊在「通神降魔」與「修道養生」的宗教目的與功能上,是配合著道教信仰的終極關懷而來,審美趣味與宗教理境是密切結合的,道教音樂與神聖信仰具有著須臾不分的一體性。

傳統樂舞歌文化與道教科儀

道教音樂在宗教信仰與儀式上一直都有著崇高的地位,這是繼承了古代祭祀儀典的宗教傳統,直接以樂歌舞的藝術形式來為降神感靈的巫術儀式服務。古代這種巫術儀式是極為駁雜龐大,包含了降神、占卜、祈雨、驅疫、祭祀等活動,商代已把這些活動納入到其政治體系之中,周代更有系統地將禮樂結合,建構了宮廷的雅樂體系,以樂舞來主導儀式活動,有了專管祭祀樂舞的官員,如《周禮》的春官宗伯下篇述大司樂的職責云: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磬,以祀四望。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於八音。

根據古文獻的相關記載,早在三皇五帝時就有著郊天祭地的禮樂制度,這或許是神話,卻顯示祀神禮樂在古文明裏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最遲在周代之初,已將郊廟禮樂政治化,設置了「春官宗伯」來負責治神人與和上下的宗教禮儀,保留著豐富的祭祀活動,開啟了其神道設教的文化形式,建構出國家祀典,肯定了神人間的靈感交通,不僅維持了天地自然秩序的和諧,也能促進社會人文生活的安定,將祭祀權與行政權統合起來,神事與民事並舉,祭祀權成為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份 。

「致鬼神示」是神事,「和邦國」、「諧萬民」等是民事,神事是民事的根本。周代的祭祀儀式是有等級的差別,分成六大系統,即「天神」、「地示」、「四望」、「山川」、「先妣」、「先祖」等,從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在國家祀典中各有一定的禮儀規定,配合著相關的樂歌舞,所謂「分樂而序之」,形成了「六樂」系統,即六種樂歌舞配合的「大合樂」,經由合樂而歌舞之,來與各種神明交感相通。

在周代禮樂制度早就被政治化,政治與道德的功能強過於宗教的範疇,成為序別尊卑上下的教化工具,祀典儀式各帶有著不同等級的教化功能,不同的祭祀便有著各成系統的禮樂,象徵著神人交涉的對應秩序。這種秩序,包含了陰陽的運行規律,以及人事的倫常關係,禮樂具有著經緯天地的作用,主導了天道的自然法則與人倫的操作原理,有著濃厚神道設教的色彩,如《周禮》春官宗伯下篇續云:以天產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中禮」與「和樂」可以參與天地陰陽的變化,成為神聖力量的象徵,具有著「合天地之化」與「百物之產」的造化能力,禮樂可以強化人神間上下的交感作用,在宗教上來說,能達到「以事鬼神」的目的,在人文上來說,能完成「以諧萬民」與「以致百物」的作用。禮樂促進了宗教與人文的交融,肯定了人文,也肯定了宗教,二者有著相當強的文化心理的連繫結構。孔子雖然重視人文的主體精神,卻不反對禮樂作為交感天地的宗教目的,基本上還是維護著神道設教的禮樂教化傳統,如《禮記》樂記篇詳述了周代祀神祭祖的禮樂文化,強調了禮樂具有著交感天地的神聖功能: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禮樂被提昇到與天地相感應的神聖位階上,其人文的觀念背後實際上還是帶有著宗教的信仰心理,意識到宇宙中存在著某些形上的對應法則,如「同和」、「同節」等,是一種感應的思維模式,本質上是扣著神人交感而來的,其中帶有著神聖的靈感作用,如「和故百物不失」與「節故祀天祭地」,這絕對有神祕的感應思想在,說明了人文與宗教不是背離的,反而是相輔相成,即「明則有禮樂」與「幽則有鬼神」,無形的鬼神是經由有形的禮樂來交際,促進了「合敬同愛」的教化目的。《禮記》樂記篇類似的記載不少,如云: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窮高極遠而測深厚。樂著大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故聖人曰禮樂云。所謂「神道設教」,「神道」當然是信仰的主體,將天命與人倫聯繫起來,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與天地一體,同時也不反對人與神一體,從「極乎天」與「蟠乎地」,到「行乎陰陽」與「通乎鬼神」,天地與鬼神都具有神聖的象徵意義,人與天地交感,應該等同於人與鬼神交感,人在天地間完成生命存在的價值,可算是進入到宇宙造化流行之中,達到至誠如神的境界,不會排斥人神交感,對宗教的神聖性是有保留的。從先秦流傳下來祭祀諸神的禮典,到了漢代有更加盛行的趨勢,繼承了傳統的郊廟制度,更加地鞏固了統一國家的宗教制度,加上方士們神仙崇拜的鼓吹,郊祭儀式在規模上更為龐大,綜合了傳統天地人神四位一體的宇宙觀念,更重視人與神聖力量的交感作用,除了封禪大典,各種祭祀活動的發達,在陰陽五行、天人相應與敬天祭祖等基本文化理念下,也肯定了禮樂的儀式功能與教化作用,從官方到民間,鳴鍾作樂的祭典活動層出不窮,反映了人們對神人交通的儀式依賴,建構出社會生活中的信仰習俗。加上戰國中晚期所掀起的求仙熱潮,不斷地滲入到官方與民間的祀典活動中,形成了一股新的主流文化,其派別相當複雜,主要還是偏重在人神交通的傳統巫術上,會合成後來的道教。道教可說是古代神話、巫儀與樂歌舞等文化的大雜燴,繼承了宗教與禮樂的審美意識,重視天人交通的相應關係。在漢代氣化運行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了天人相應與天人一體的觀念,發揮了董仲舒「取天地之美」的天人關係理論,強調人與自然在共同規律的支配下,所形成有機的和諧整體,肯定人與天地鬼神是相互影響與相互制約,有著同類相動的感應作用,人的情感是與天地之化相交流的,音樂是帶動這種交流的重要媒介,如《太平經》在兩漢禮樂教化的潮流下,從氣化的觀念談音樂如何進行陰陽的調和,能夠達到上承天意與下利民生的宗教需求:諸樂者,所以通聲音,化動六方八極之氣,其面和則來應順善,不和則其來應戰逆。夫音聲各有所屬,東西南北,甲乙丙丁,二十五氣各有家,或時有集聲,相得成文辭,故知聲。聆聲音以知微言,占吉凶,舉音與吹毛律相應,乃知音絃聲,宮商角徵羽,分別六方遠近,以名字善惡云何哉?精者,乃能見其精神來對事也。故古者聖賢調樂,所以感物類,和陰陽,定四時五行。陰陽調,則其聲易聽,陰陽不和,乖逆錯亂,則音聲難聽。

《太平經》是綜合了兩漢的文化思潮而來,成為道教思想的源頭,著重於天地陰陽的和合,認為樂也是順氣而行與像天而動,有著與自然之氣相應的方位規律,如「化動六方八極之氣」,有了「和」與「不和」的對應關係,顯示「音聲各有所屬」,必須「知」,才能掌握到其中的吉凶禍福,從天地相通的人文屬性,進入到特殊境界的神祕體驗,強調「知微言」與「占吉凶」,認為其中相連著神妙奇異的變化,說明了音樂具有著神祕的魔力作用,進而崇拜音樂,認為音樂「能見其精神來對事」,以其調和來召善去惡與修身成仙。如此,道教在後來的發展中,不僅重視科儀,更加肯定樂歌舞的感神能力與作用。道教吸收了自古以來豐富的祭祀文化,發展出宗教性的齋醮大典,繼承了周代以來的禮樂文明,來強化其通神降靈的宗教性活動。除了禮儀外,音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充分發揮了聲音的神聖感染能量。道教可以說是一種崇拜聲音的宗教,肯定聲音具有著交感鬼神的超越作用,所謂聲音,包含了誦經的語言與歌舞的音樂,是人類與天地鬼神交涉的主要工具,形成了聲音宇宙化與宇宙聲音化的特殊思維模式,認為聲音能參與時空的變化,提昇個體生命的創造境界,如《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一再地出現類似的說法,舉卷二十七的一段文字來作說明:有知其音,能齋而誦之者,諸天皆遣飛天神王,下觀其身,書其功勤,上奏諸天,萬神朝禮,地祇侍門,大勳真王,保舉上升,道備克得,遊行三界,升上金門。此音無所不辟,無所不禳,無所不度,無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故誦之致,大魔下觀,上帝遙唱,萬神朝禮,三界侍軒,群祅束首,鬼精自亡。宇宙中有一套「天真自然之音」,道教追求人與天地的相滲轉化,須具有著「知其音」的感通能力。「知其音」是達到人與自然規律和諧與統一的境界,顯示「音」是宇宙運動的節奏旋律,同時也是人內在生命力的搏動能量。所謂聲音宇宙化,是指聲音成為宇宙的化身,是天地間生生不已的元氣,能創生與滋養萬物的存有。所謂宇宙聲音化,是指宇宙的存有在於聲音的交感上,一切的奧祕都可以經由聲音來應通與實現,把握到聲音,即可進入到宇宙的神聖境界中。聲音成為人們生命自我超越的主要媒介,從「知其音」而「能齋而誦之」,代表了從意境的體悟轉而為行為與語言形式的感通。道教重視天人間的精神感通,進而發展出一系統的齋醮科儀,企圖經由有形的聲音,去感悟宇宙天地的大化,交感到各種無形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