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聞天下
宗壇活動
道統傳承
初入道門
宗壇教義
宗規戒律
何謂奏職
代代相傳
金科仙譜
處處是道
崇尚道教
濟世渡人
天涯傳道
道教文化
正統道教
民間道教
經典傳世
養生之道
道教經書
宗廟聖地
雲台山大羅金仙府
紫霞山大羅真宰府
崆峒山大羅天仙府
神職查詢
靈乩大師
啟靈大師
法師
大法師
首席大法師
高功大法師
高功首席大法師
撤銷神職公告
道教實踐研究院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道聞天下
宗壇活動
道統傳承
初入道門
宗壇教義
宗規戒律
何謂奏職
代代相傳
金科仙譜
處處是道
崇尚道教
濟世渡人
天涯傳道
道教文化
正統道教
民間道教
經典傳世
養生之道
道教經書
宗廟聖地
雲台山大羅金仙府
紫霞山大羅真宰府
崆峒山大羅天仙府
神職查詢
靈乩大師
啟靈大師
法師
大法師
首席大法師
高功大法師
高功首席大法師
撤銷神職公告
道教實踐研究院
Search
道聞天下
宗壇活動
道統傳承
初入道門
宗壇教義
宗規戒律
何謂奏職
代代相傳
金科仙譜
處處是道
崇尚道教
濟世渡人
天涯傳道
道教文化
正統道教
民間道教
經典傳世
養生之道
道教經書
宗廟聖地
雲台山大羅金仙府
紫霞山大羅真宰府
崆峒山大羅天仙府
神職查詢
靈乩大師
啟靈大師
法師
大法師
首席大法師
高功大法師
高功首席大法師
撤銷神職公告
道教實踐研究院
Search
中華道教嗣熊宗師府
宗壇活動
庚子年太一大真人府安座大典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0-06-05
0
敬啟者 : 太上老君|大道之宗,無極之祖,潛司造化,現應化而啟師資,歷劫運而造天地,無世不世,隨機示教,萬天垂範,三界崇歸,茲值奏職大典,第七代大宗師聖誕佳辰暨第四十七代大宗師太真人府安座入火大典,本宗隆重舉行。 農曆五月十四日中午起至五月十五日止 謹定 庚子年 二天 地點: 紫霞山大羅真宰府 國曆七月四日中午起至七月五日止 舉辦項目: 恭祝道教太一宗第七代大宗師張陵農曆五月十八日聖誕萬壽,於一0 九年農曆五月十五日 中午十一點十五分吉日提早舉行祝壽大典。 恭祝道教太一宗嗣熊四十七代大真人 赤蒼子得道登仙 本府興建太一大真人府完工,於一0 九年農曆五月十五日子時安座入火。 恭請各界長官、仕紳淑媛、宮主、主持、道長、師兄師姐參加、庚子年農曆五月十五早上十點為太一大真人府揭牌 並舉行祈天大典 宣疏奏天 祈求 台灣天災不生 兩岸和平安樂 地禍不臨 百姓共榮...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道教篇(問)第一集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2-04-25
0
道教篇(問)第一集 天空之中為什麼會有日月星辰? 大地上為什麼會有山川湖泊? 天為什麼能落雨落雪、冷暖交替? 地上的植物為什麼能春季開花、秋季結實? 風雲雷電出自何方? 白天黑夜是怎麼回事? 人從哪裡來? 又到哪裡去? 為什麼死了的人會在活人的夢中出現? 天地使人在它的懷抱中能夠一代代的繁衍生息,為什麼又將災難不停地降臨到人的頭上? 從伏羲神農軒轅時期的先民 為何尋求生存繁衍的同時,始終面對著無數的不解之謎。 茫茫浩大的宇宙,斗轉星移,日月變換....日復一日 先民用困惑、好奇的眼光望著天、望著地,望著自己周圍的一切,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思索,終於,他們找到了心中那無數個“為什麼”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我們的神。也是道教起頭根源! 華人民族以日月星辰是神,風雲雷電是神,山川河海是神 天地萬物皆有神主宰! 五千年的變化之中 江河東流、春花秋實、落雨落雪、冷暖交替... 沒有一樣不是神所主宰。 道教諸神,以巨大的威力,操縱著自然界的一切,“神,引出萬物者也”沒有神,也就沒有萬物。... 真要給個解釋 當我們的祖先將這些原本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歸結於(神),用這樣一種原始思維方式去審視、解釋自己所能看到的一切的時候,伴隨著他們對宇宙萬物的解釋而誕生了一種解釋。 他們想像雷神住在雷澤之中; 掌管春天的神名叫「句芒」; 北方的海神名叫「禺強」,耳朵上掛著兩條青蛇,腳上也踩著兩條青蛇; 水中的神叫作「水伯」,長著人的面孔,有八頭、八腳、八尾; 山中的神名叫「山精」,長相像人,身高僅有三、四尺,只有一隻腳,晝伏夜出。 遠古的先民生活經驗和智力水準找出來的神,在各自所具有的領域里發揮著威力和作用 皆天有關。 不過,在遠古時候百姓心目中,每個神都是皆有依據,遠古百姓所求與現代百姓不同 基礎還是以心裡平和與出入平安...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春節這些日子從何而來 你不知不可
admin
-
2019-05-07
0
過年也是道教節慶 只有我們中華民族才有的 春節在我國百姓過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日子 而這些歲時節令中,可以說是行事注重的事最多、也是從除夕開始最長的日子,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道教奉祀禮儀開始從「祭灶」、「送神」那天開始,一直到元月十五元宵節為止,都是春節過年的範圍而這些儀式都是道教節慶 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早在夏代開始,幾千年來,春節一直是中滑民族心目中的大日子,雖然其中經歷了各朝代曆法的數次更改 因為天氣變化,至此卻依然沒有改變百姓心中的節慶習慣,春節過年仍舊是百姓心中最重視,最隆重盛大的節慶。 不論在中國或是台灣 只要華人的地方 就有過年春節的日子 農曆元旦是正月朔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所以稱為「天臘日」,又因為是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所以又叫「四始」一般認為人們對此特別重視是和古代皇室遵從道教祭典的臘祭有相當的關聯。 從道教的祭天祭地開始 黃曆的編寫由中華民族古代的政府 訂立黃曆 而黃曆最後結合農民曆 所以古代在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也是最後一天月的稱呼。因為臘的本義,是一種祭祀的儀式名稱。在農業社會中所注重的農民曆,不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農業生產關聯,無論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忙碌的,只有冬季才有較多的空閒時間。因此,往往在大豐收的年底舉行盛大的道教的謝神祭典中表示慶祝,也藉此舉請道教神明 驅逐不祥和疫癘,永保平安,並將各種祭祀合併在一起進行。雖然歷經幾千年不同的朝代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但是人們仍依例在歲末之時舉行祭典,這也就是「過年」祭祀活動的一個飲水思源紀念及敬天敬地的習慣! 在農曆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因為家家戶戶因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十分忙碌。不論有錢沒錢,都要採辦一些過年時吃的東西或過年當天「鋪陳」時要用的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算是「年糕」了!基本上,全國各地年俗大同小異,即海外華人社會亦然,在台灣有句俗語說:「甜粿過年,發粿發錢,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說的就是它們各代表的意義。另外,一些應時的物品如:春聯、糖果、乾果等,至於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也不能缺少。 過年時所需的年貨準備妥當之後,每戶人家便開始佈置廳堂,張貼春聯。佈置廳堂時,首先將自家祖先牌位「公媽」上的東西予以換新、擦拭乾淨,並且供上長年飯及發粿,表示年年有餘、發財如意;用柑橘疊「柑塔」,供上各色甜料,擺紮紅紙的麵線三束,表示甜蜜長壽。而貼春聯能使年的氣氛更能顯現出來。「春聯」據說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出來的,貼在大門上具有驅逐鬼怪、避邪消災的作用。春聯的內容通常可以看出人們的希望;大門貼上門神,米缸貼「滿」,窗戶貼「春」,畜舍貼「六畜興旺」等,顯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而過年出門亦要看時間和方向,人人見面要互道恭喜,絕對不可以說髒話或口出惡言。 而除夕夜晚間的圍爐象徵團圓,全家不分老幼尊卑圍爐共享天倫之樂,在外工作的人不論多忙,都必須在這時候想辦法回家團圓;圍爐時必須弄得火光熊熊,表示一家興旺的意思。圍爐吃年夜飯時,最好慢慢的吃,時間越長越好,取其長久的意思。所準備的菜餚也都各有各的含義。 另外,在過年期間還有三個重大節日:正月初五的財神日,家家戶戶都接財神;初九的拜天公(玉皇上帝的萬壽日)和上元節(即元宵節),從道教的觀點,上元節是延襲道教的陳規而來的。唐代以後有所謂的「三元 日」,即上元日(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解厄日─農曆十月十五日)。而「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傳說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下凡考覈世人功過的日子,因此人人禱神懺悔;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命運氣數,人們為了祈求賜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張花燈,也拜三官。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賜福、禳災消厄、求平安,進一步強化,成為民間最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而五臘及三元是道教最重要的節日。五臘之首的「天臘日」(正月初一)亦是國定節日的「道教節」因此我們的生活跟道教是最近的。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道風清 道仕途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10-21
0
太一 雲宗子 道風清 仙逝回歸名曰道,迢迢道途飄何如? 夢魂不憚憶道勞,幾度思親伴祖師。 道仕途 塵世繼代宗傳世 ,與天共齊千萬里? 奉道落雲終成就,盼朝一日在道聚。
閱讀更多
道聞天下
重大公告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0-07-21
0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道教神仙簡介:鬼谷子
admin
-
2019-05-07
0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禪,字詡,道號鬼谷, 是戰國時間重要的政治家、兵法家,同時也是教育家。其弟子有:龐涓、孫臏、張儀、蘇秦。 其畢生的著作到現在不論是【政治家、商業家】無不奉為圭臬。 鬼谷子亦是【命理師的祖師爺】,在道教中鬼谷子尊號為玄都仙長。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本府 九皇神燈道場 供奉 鬼谷子聖像 歡迎前來參拜請示。
閱讀更多
聞經說道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內德神咒經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3-05-01
0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內德神咒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常居杳冥,隨機化物,以應精誠,子能寂念,受吾真經,能持受者,口浄神清,然後誦之,萬惡不生,可以治病,可以延齡,百邪不干,群妖束形,所以然者,一切有情,受吾真經,乃得長生。今更於中,苦鍊身形,常靜三業,澄止六情,自然五神守護,三一長存,坐卧安穩,魂魄康寧,旦夕兩時,三徧誦經,耳聰目明,身強體輕,一如後文,子當諦聽。 老君曰:子等身中,有三萬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千二百形影,體有萬二千精光,五藏六腑,二十四神,常存念之,勿令離身,有病三呼,即降其真。 老君曰:子欲過度三灾九厄,應作是言,我以天為父,地為母,吾居其中,常如赤子,日為功曹,月為主簿,雷公使者,在吾左右,風伯雨師,在吾前後,六甲直符,周匝圍繞,青龍扶吾左,白虎侍吾右,朱雀導吾前,玄武從吾後,北斗覆吾頭,天罡指吾首,螣蛇在吾足,為吾滅殃咎。吾居丹房中,太一為吾偶,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二、四為吾肩,六、八為吾足,吾居中宮以為腹實,今敕千鬼萬神,各還本鄉,當吾者死,背吾者亡,速出奔迸,隱匿深藏,大丁力士,斬滅不祥。急急如律令! 老君曰:臨卧之時,當出四獸自衛其身,青龍從吾肝,出在吾左;白虎從吾肺,出在吾右;朱雀從吾心,出在吾前;玄武從吾腎,出在吾後。汝等四獸,磨牙礪齒,在吾左右前後,辟除眾邪妖鬼,不得妄來干吾玉房,令吾坐卧安穩,無惡夢想。急急如律令! 老君曰:都念既畢,即當還神,肝主藏魂,肺主藏魄,心主藏神,脾主藏意,腎主藏精。青龍還吾肝,朱雀還吾心,白虎還吾肺,玄武還吾腎,黃龍鎮吾脾,以為腹實,眾邪惡鬼不得下居。急急如律令! 老君曰:還神既訖,即鳴天鼓三十六通,咽液三十六過,即閉氣,從一至十,心暗數之,滿九便止。當存心中赤氣,從口而出,狀如火光,輪行四布,周遍室中,定即內想,自然安寢其中。常能如此,永無疾患,千灾萬魅,莫或敢干,與道合真,長生久視,子孫昌樂,富貴日興,金車入門,仕宦高遷,禄位三公,心忠志孝,輔弼帝君。 急急如太上女青詔書律令!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內德神咒經竟
閱讀更多
宗壇活動
太一宗四十七代大真人 赤蒼子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1-01-05
0
黃史宗師簡介 中華偉大的道家老子的傳人----黃史宗師(道號赤蒼子),一位奉天行道的道家典範,他稟承老子的智慧和傳統的道家思想,傳佈大道濟世利生的精神,寫下近代道教發展史的嶄新格局。 黃宗師字史,名金榜,一九七八年承老子太一宗脈,接任「道教太一宗嗣熊四十七代大宗師」,成立「中華道教嗣熊宗師府」掌教行化,台灣南北設立老子道場---玄都玉京山大羅天總府、玉京山大羅上仙府、雲台山大羅金仙府、紫霞山大羅真宰府、崆峒山大羅天仙府、崑崙山大羅昇仙府、太初道元院等,周興法教,廣敷宣化。又相繼成立「中華道教青年總會」、「中國道家協會」、「世界道教總會」、「國際老子道家總會」等,其信徒十數萬人,遍布海內外。 道教是大中華民族固有的宗教,是兩岸同根同源的宗教,數千年的歷史文化,道教發揮巨大的傳承貢獻,黃宗師一向以道教致力於兩岸的和平發展,促進兩岸的和諧交流,他認為中華民族不容切割,血脈不容分歧,傳統不容背離,團結是每個人民共同的責任,唯有團結一致,才能營造全民之福,才能為萬代子孫開啟繁榮昌盛的美好時代。 黃宗師以宏揚道教固有文化,整合道教體系,規範正統科律典制,神職奏授儀規,沿襲傳統祈禳醮祭,護國安民,廣化道德思想,佈善行仁,淨化社會人心,促進國家安定祥和,世界和平為目的。 其推動台灣道教,拓展道務情形如下: 推動兩岸道教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人民之和諧,增進兩岸人民之情誼。 推廣佈道工作,以道德善化人心,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延及於社會,各個推己及人,互相轉遞,互相傳化,共同創造一個沒有犯罪的和諧社會。 輔導道教廟宇正統的科儀、經典、禮節、規戒等協助處理宗教相關事宜,予以扶持道務之推動與發展。 辦理神職人員資格審核及授證工作。 設立道教學術研究進修機構,研究及推廣道教學術,培育專業人才,普及道學教育。 舉辦與推行各項慈善濟助公益活動。 整合道教各宗脈,將具有正宗的教義、法門、脈流、派別、保存宗派泒流之歷史循源與傳承。 八、舉辦科醮法會,如金籙大齋、玉籙齋醮、黃籙齋儀、羅天大醮、清醮、水醮、火醮、平安醮、謝土醮及安龍伏虎等。為地方人民上禳天災,下解地禍,護安國家境域,保佑社稷百姓。 以神算易卜推斷流年行運之禍福,氣數之興衰, 為信徒消災解厄,趨吉避凶。 黃宗師具有根深的崇道思想,主張修德行仁,及溯本追源敬天法祖,這是人類的老祖宗用以啟發人們內心真正具有的道德意識,因為有敬天畏天的思想,無形中產生自律自戒的效應,在日常生活之中,隨時隨地不離修德行仁的善念,於今之世,所以亂象滋長,社會脫序,貪暴無妄,罪惡叢生,實基於世風偏離道德的規範,因此唯有從思想上的根本淨化,才能成就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
道聞天下
宗師府公告 逐出宗門人員
林X德 高雄旗山人 欺師背祖 逐出師門 違反宗規 背師賣道求榮 偷竊本府放置紫霞山絳衣器具 依規定撤銷太一宗壇法籙 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證書 特此公告! 蔡X宏 屏東縣人 與林X德 狼狽爲奸 此人有一件太一108星絳衣 來路可疑 且未尊師重道 背師之罪 欺師背祖 逐出師門 違反宗規 依規定撤銷太一宗壇法籙 與中華道教青年總會證書 特此公告! 還有一人 太一宗神職人員...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3-05-24
0
詳細內容
宗壇活動
祈天護國佑民入火安座朝科祈安大法會
祈天護國佑民入火安座朝科祈安大法會 本宗祖師—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無極至聖,肇啟道元之玄玄,斡運太清之生生,開萬化之宗,貫兩儀之序,欣逢萬宇天開,安坐佳辰,九光浮瑞,十華騰輝,茲謹恭迎 太上老君 第七代宗師張陵 四十七代大真人赤蒼子 舉行開光安奉聖座儀式,同時舉辦嗣熊太一祖師殿揭牌典禮暨「祈天護國佑民安座入伙祈安大法會」。 祈求 風雨調順,四時合序,天災不生,地禍不臨。 新北市各區,各城鎮里鄰,平安富庶,百吉千祥。 全國各縣市,百姓和泰,民康物阜,社稷隆安。 景氣興旺,財經繁茂,士農工商,百業榮昌。 祭解科儀 化解年中諸事不順 解冤釋結 。 時間---國曆)民國一一二年七月十六日. 一天 農曆)一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新北市石碇區永定里蚯蚓坑19之10號 舉辦項目 太上老君 第七代宗師張陵 四十七代大真人赤蒼子安座典禮。 嗣熊太一祖師殿揭牌典禮 祈天護國佑民安座入火朝科祈安大法會。 安座開光典禮上午十一點十五日。 宗師府晚宴 宗師府內官職...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3-05-18
0
詳細內容
道統傳承
尊道德貴
道教的淵源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09-08
0
道教的淵源 綜觀人類各民族文化與文明的起源,其初大半是從觀察自然,認識宇宙事物的表面現象;由於對庶物的信仰崇拜,而建立人文的哲學思想,更進而確定精神文明的基礎,諸如此類,幾已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發展的共通原則。但在世界所有各種民族中,唯有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應當另作別論。我們從相傳的古籍,與現在新獲得的歷史資料,可知上古的中華民族,一開始即孕育出良好的原始科學、哲學與宗教合一的文明;時間經歷五千餘年,空間縱橫一萬公里,直至二十世紀,與現代所謂科學時代的宗教、哲學相接觸,吾人所能誇耀傳統,溫故而知新的,仍須仰仗上古以來列祖列宗所遺留的智慧結晶。無論現代有些中國人如何鄙棄自家故物,終有一日會翻然覺醒,開啟自己的寶藏,並擴而充之,與世界各國民族共同互助研究,進於天下太平的局面。 列舉世界科學發展的資料而言,諸如天文、數學、化學、物理等,無可否認的,應推中華民族發明得最早,歷史最悠久。從現代人的觀念而言,所可惜的是,我們往往剛有初步科學知識的發現,便立即與宗教、哲學互相混雜不分,故難與現代科學互爭長短。至少在過去的事實是如此,當然,對未來尚不敢置喙,但因此也可以了解此種文化風格,正是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精神所在。 一、黃帝先後時期學術思想的初步規模由天文學說的建立,發展為人文學術的初步雛形: (一)從道教應用科學而言:以北斗七星來確定天體運行,與地球磁場的關係,併發明指南車。從日月行度、天文數字建立九章歷算的先期數學。 (二)從道教理論科學而言:(壹)以八卦、五行之說,歸納統攝萬象,作為天地宇宙、人事、物理抽象理論的法則。(貳)辨別日月行度,初步劃分星、辰為二十八宿,以定曆法,作為配合以農立國所需實用氣象學的張本。 (三)從效法天文、地理、物理的運動法則,創始生理、心理的無疾而先養生的道教學說,並為有病而求醫藥的醫理學之根據。更由此而建立醫藥方伎的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外加精神治療與心理治療的祝由、巫覡(現稱道教科儀)等方法。 (四)人文思想的發展,認識天地、神鬼、以及萬物,皆一體同根,即所謂“道”的本原。 天的觀念有二:(壹)物理的天體,認識蒼蒼者之為天。(貳)形而上理念境界的精神之天,是合物理之天,與精神境界之天而為一,乃後世道教天道觀念的依據。 神的觀念:從天之垂象所示,可與天地上下交通而謂之“神”,故“神”字從示從申。天有天的神,人有人的神,萬物有萬物的神,是為後世道教神道觀念的根本。 鬼的觀念:從而下墮即為鬼。鬼者歸也,故“鬼”字從田而下行,凡神散歸於地稱謂“鬼”,為後世道教鬼道觀念的濫觴。 人的觀念:人秉天命而生,人的生命即天命,與天地鬼神上下通者即為神。散歸於地,不能上下通者便為鬼。天地、神鬼皆以人為中心。 道的觀念:能生萬物而非萬物之所生,能使神而神、鬼而鬼的即是道,歸結來說:(一)形而上的全能本體謂之“道”。(二)形而下的事物法則亦謂之“道”。 上古文化思想,以“道”之一字,上下交通,聯繫形上、形下的全環。後世道家與道教即淵源“道”字的觀念而加以擴充,統攝天地、鬼神、物理、與人生的共通原則而立教。 故言道家或道教,都通稱之謂“黃老之術”。其實,所謂黃帝的學術,並無專書可考,只如司馬遷所說:“黃帝者,學者之共術也。”所謂“共術”,就是指中國文化的淵源,所以裁定從黃帝時期開始,所以稱黃帝時期的道教學術,即是代表記載著中國文化原始淵源總稱。 道教自黃帝學道於廣成子。據此簡要史實,大概就可了解中華民族在上古人們由道教的智慧中產生科學及文化與生活的淵源了。 (五)、三代(堯、舜、禹)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規模,讀《尚書》翻開《堯典》,除了認識道教所著稱之“先王”或“先聖”的政治哲學思想,皆秉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精神之外,《堯典》所載帝堯為政的首先要務,就是“治歷以明時”。所謂“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乃是建立一個天人之間,互相關聯的天道觀念,確定天文與曆法的重要,以為順天應人的政治基礎。 《舜典》所載帝舜就職的第一要務,便是繼承帝堯未竟的事業,以積極發展天文的研究,所謂“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因此進而建立對天地,山川、神祇的尊敬,焚柴舉燎,封禪四岳,從此建立天人關係的道教信仰。同時在人文方面從道教知識中更產生,定器物,制律、度、量、衡,作刑法以輔助政治教化的不足。及至大禹時代,社會文明漸趨進步,人心思想也愈趨複雜。所以在舜、禹禪讓授受之際,即有如《大禹謨》所載:“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等告誡的記述。 由此而知,三代文化自確定天、神、人三位一體的思想以後,後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學說,與道家人神同體的觀念,以及道教的敬天、事神等宗教儀式的建立,都是基於中國上古三代文明而出發,便形成為道教思想,如加以人格化,便成中國的人文哲學,而且因此亦可了解中國文化何以特別注重人生哲學的根本原因之所自來。 (六)、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變,自大禹以後,所稱夏代的文明,由大禹治水,“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開始,繼堯、舜時代以天文為為政治世的要務,漸已趨向發揮地理,物理的效用,而成為政治世的當務之急,對於山川形勢的重視,已經超過天文觀念的政治階段。同時氏族世系與宗法社會的傳統觀念,也從此奠定基礎。但畢竟還是樸實無華的古代文明狀態,所以史稱夏代的文化,為“尚忠”的階段。“尚忠”就是樸實質直,簡單誠篤的人文形態。但到商湯以後,雖仍承繼三代以來的天、地、人的文化傳統思想,卻變為特別注重天神、鬼神的信仰,類似後世所謂的“神道設教”思想,用以輔助政治的不足,故史家稱殷商的歷史精神,即為有名的“尚鬼”階段。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家思想,大抵是以夏、商文化思想為其主要的淵源。漢代以後,道教宗教部分天、人、神、鬼思想的建立,也是遠承夏、商文化思想的源流。因在夏、商歷史文明的過程中,已從堯、舜以來樸實的天文知識,漸次演變為理論的天文思想,從此建立抽象的天文數學符號,所謂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及干支排比的甲子、乙丑……等六十甲子;更有五行、八卦,與干支配合,用來解釋人、事、物等各種理論的逆天預知,充滿神秘的道教意味,成為後來道家與道教所有學術思想的五術。周朝建國,對於上古以來的政治體制,禮樂教化等所有思想制度,一律加以整理與變革,文王、武王、周公父子兄弟三人,綜羅上古文化思想,歸納成為一貫,極力建立以人為本位,由人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體系;《周易》的文言、象辭、爻辭等,即為周代文化思想最高原理的總匯,所以孔子推論三代以來的文明,特別讚許周代文明,為“鬱郁乎文哉”後世儒家思想學說之所以如此演進,受其影響至深。雖然如此,但稱為文化思想的最高理則,仍然歸納謂之“道”,是以當時的“道”,並無門墻的紛爭,亦無派別的對立,周朝後據經典云:道教已有許多宗派,如周朝傳世奉老子為祖師宗派,太一宗經典中曾云:太一者大道之源,萬化之始。太上言:「天常清地常寧皆太一之道也。故事貴有始則有常,有常則無生滅,無生滅則天地不為之賊而稱太一也。」西王母亦曰:「太一者元祖也,養之不窮用之不竭,能生萬物乃炁之祖宗,造化之基地。」故天有太一萬物生焉,人有太一五行用焉。太上老君成道億劫,造化萬天,宰制太一,普殖生靈,劫劫相生,化化相承,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無世不出,垂經立教接誘訓化,商陽甲十七年庚申,自太清境分神化炁,託孕於聖母玄妙玉女(即無上元君)處胎八十一載,商武丁九年庚辰二月十五日,聖母逍遙李樹下,剖母左腋而生,生而皓首,故號老子,指樹為姓,姓李,名耳,字伯陽,又號聃,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文王時為守藏史,武王時遷為柱下史,以至道無為,廣行教化,照王時,老君欲開化西域,乃於昭王二十三年癸丑五月二十九日離周西行,時函谷關令尹喜善觀天象,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將至,齋戒以候。七月十二日果欲老君乘青牛而至,尹喜禮迎之乞為著書,老君乃授予道德經五千言,爾後西入流沙,度化胡風。道德經彌綸大道,賅括眾妙,為載道之經,萬古聖典。昭王二十五年乙卯,老君分身降於蜀州雲台山,演經說法,建立法度,創立太一宗,太一之道自此呈顯於世,為大道啟萬古之教脈。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對於祈福 大家了解多少?
admin
-
2019-05-07
0
《何謂燃燈祈福》 自古以來,“福”是我們華人所希望得到的, 我們也很重視祂!因此我們有許許多多吉祥的祝語都離不開祂。如:五福臨門,福如東海,百福具臻、洪福齊天,福壽無疆等等,還有我們同道之間最常用到的祝語:“福壽安康”等等的用詞皆是離不開福祿壽三字 而福的含義很廣,有人說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小孩子讀書聰明是福,婚姻美滿是福等。 五福指得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下列讓你得知五福 要記住 一生受用!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惱,安詳地離開人間。 這是我們華人自古以來所追求的。⋯⋯ 因爲時代的變遷,社會變化及吸收速食文化漸漸的也形成了新的 五福 名詞的出現:“福祿壽喜財”。現代人現在所追求的是新五福 而道教經典中裏,祈福的儀式,祭解法事有很多很多種 針對 官司 病符 車關 血光 口舌 災難等。 而老祖先所傳 燃燈 一法則最爲古老!其淵源可追溯到很早的朝代,而著名小說故事 (三國演義) 中談起 一代軍師諸葛亮 知道自己的壽元將盡時,也曾經為自己點燃 七星續命燈 來祈求延壽。但因爲祂犯道教之大戒:殺生之戒(赤壁之戰火燒連環船)當然這是小說所論述,而古代的人中從未因此而無不求壽。 古時候正規記載還是許多 從此可見燃燈祈福的重要性。許多人通常會認爲說燃燈只是爲了延壽,這是當然的。 因爲古人有句話説: “天上四季春做壽,人間五福壽為先” 但其實燃燈主照著本身的本命元神...
閱讀更多
尊道德貴
道教信仰的神和仙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23-03-11
0
道教信仰的神和仙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 《漢書·藝文志》 神仙信仰既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又是道教的核心內容。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為兩大 類,即“神”和“仙”。 神是指神祗,包括天神、地祗、地府神靈、人體之神、人鬼之神等。 其中天 神、地祗、陰府神靈、人體之神一類的“神”,是先天存在的真聖,按照《抱樸子》的說法,屬於 神異類,“非可學而得”。 (見《抱撲子內篇·論仙》) “仙”指仙真,包括仙人和真人。 道教所追求 的得道成仙的“神仙”即此。 仙真實際是經過修鍊而成的具有優異功行的傑出人物。 “神”和“仙”的 含義是不同的,她們的區別,質而言之,由天而人的是神(人鬼之神例外); 由人而天的謂仙。 神是先天的,而仙則是後天的。 “神”和“仙”在內涵上雖說有所不同,但都屬於“道”的信仰。 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化育天地 萬物,那麼對天神、地祗等的信仰當然屬於道的信仰,並且道教最高神“三清”則直接是道氣所化。 仙真是學道、修道而得道成仙的人,自然也屬於道的信仰。 道教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有著寵大的神團體系。 給眾多的“神仙”下一個統一、確切、 全 面的定義,無疑是很困難的。 但我們可以從道教信仰的各路神仙中,窺探“神仙”之真諦。 一、天神 天神是上天之神。...
閱讀更多
裝載更多
尊道德貴
Send your story and get a chance to win cover space
聯絡我們
道聞天下
聯合國NGO世界道教總會 介紹
聯合國/NGO經社理事特別諮詢組織 世界道教總會介紹 認識 WTA UN NGO 世界總會道教 WORLD TAOIST ASSOCIATION 簡稱: 聯合國 NGO 世道會 WTA為聯合國/NGO世界道教總會(WORLD TAOIST ASSOCIATION )的簡稱,是一個國際性道教組織,全球道教人士經台灣道教領袖黃史先生提議所組成,創立的動機是希望提升道教國際性發展及凝聚華人宗教的信仰,將道教所提倡教義廣泛宣傳並將全球道教人士聚集在一起,自道教始祖(老子)創立以來,著作道德經,引發歷代道家思想至今,此理念受到古今朝代思想的認同,本會將迅速推展道家文化給予全世界人民認知,期待建立一個具有道德及公理與正義的和平世界並且發揚中華文化。 世界道教總會於2012年於香港成立,結合全球知名道教人士與全球和平理想的人士共同努力,2015獲得聯合國NGO的肯定加入聯合國為咨詢地位,本會將結合全世界道教人士的力量協助祖國與聯合國達成世界和平的理想。 聯合國 NGO 世道會 成立時間表 2012年成立於香港,並完成香港政府登記為宗教團體,屬於非營利組織。 2013年於加拿大成立,並完成加拿大政府登記為宗教團體,屬於非營利組織。 2013年參與聯合國社理事會議事務以道家文化報告論文。 2014年參與國際性多國道教事務會議及發展。 2015年獲得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委員會肯定加入聯合國。 2015年在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委員會肯定,本會為特別諮詢組織。 2016年全球道教持綠發展與推廣 印製中英文版 道德經與教育發展 世道會管理組織介紹 最高領導地位 一位主席 一位常務副主席 三位副主席 最高執行地位 一位秘書長 四位副秘書長 本會內部組織管理部門 道教事務委員會 道教教規委員會 學術專家委員會 道教科儀委員會 道教教育委員會 道教宮廟委員會 世道會計畫於全世界的國家 設立組織的六大委員會 道商委員會 道政委員會 道教義工委員會 道教經典委員會 道教中醫委員會 道德推廣委員會 五大洲各國設立代表處 各國代表處派任處長一位 常務副處長一位...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10-24
0
Read More
養生之典
廣成子養生之要
廣成子,黃帝時期汝州(現河南汝州)人,住臨汝鎮崆峒山上。為道家創始人,位居道教“十二金仙”之首。傳說廣成子活了1200歲後升天,在崆峒山留下了兩個升天時的大腳印。一說廣成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太上老君開天經》:“黃帝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廣成子。二說“道”的化身曾三次降於人間,分為黃帝時期的廣成子、西周時期的老子、東漢時期的張道陵。消自陰陽,作《道戒經》、《道德經》。黃帝以來,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別,貴賤有殊。” 《莊子在宥》雲:黃帝聞廣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見之,問以至道之要。 《神仙傳》是這樣介紹廣成子的:廣成子是古代的一位神仙,住在汝州西南崆峒山的一個石洞裡。黃帝聽說後曾專程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修煉道術的要訣。廣成子對黃帝說,“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鳥不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草木還沒黃就凋落了,我和你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談呢?”黃帝回去後三個月不理朝政,什麼事都不干,然後又去見廣成子,很恭敬的跪著走到廣成子麵前,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廣成子回答說:“修道所達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什麼。凝神靜修,你的肉體必然就會十分潔淨,你的心神也會非常清爽。不使你的身體勞頓,不使你的精神分散,你就可以長生。注重內心的修養,排除外界的干擾,知道過多的俗事會敗壞你的真性。我能牢牢的專注於養性,永遠心境平和清淨無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歲,而形體上沒有一點衰老的跡象。得到我道術的可以成為君王,失去我道術的只能成為凡俗之輩。我的道將把你引向無窮之門,遊於無極的原野,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凡人都將死去,而得我道的人卻會長存於天地之間”。 廣成子乃太上老君所化 道書中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中記載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11-05
0
Read More
尊道德貴
太一宗四十八代宗師 雲宗子 簡介
四十八代宗師 黃炎簡介 黃炎宗師 民國63年(1974)t出生於 高雄 自小於雲台山大羅金仙府長大喜好於山中跑上跑下遊玩 小時候喜愛緊跟隨父親黃史 六歲時便有小宗師稱號 從小因環境及父親的影響 對於道教便從小就有道教概念 岀社會後從事環保業 於桃園南崁設立廢棄物清除場 回到父親身旁跟隨於十八年前 因父親的一場重病許願而回歸到道教 起初網路剛起步時設立 道教全球資訊網 與 全球道教論壇 慢慢學習以歷史典故為主 後者在於高雄甲仙帶著妻小深山簡居七年跟隨父親學習道法 梅花易數 符法 並出道後於高雄縣鳥松創立高雄縣道士職業工會 五都合併後改為大高雄道士職業工會 於2011年任期滿後...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09-07
0
瀏覽更多
尊道德貴
道教的的生命觀
道教是 “重人貴生”的宗教,其論涉“生命”的義理極為豐富多彩,是道教學中最具有社會價值的理論成就,是人類“生命學”園地的奇葩。從道祖老子著《道德經》,揭示宇宙生存論及長生久視之道,爾後歷代道教祖師,皆宗仰而闡發之,成就了道教“重人貴生”的理論與實踐方法的生命學體系,或曰養生文化。代代傳承發揚,成為有東方智慧之光的優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 一、道教如何認識生命,亦即何謂生命? 這裡所說的“生命”,不是泛指一切生物體,而僅指人體生命。據我所知,歷來“對生命” 的解釋,有著不少說法。如:具有肉體、精神、靈魂三大要素,謂為生命;神識與先天之氣的合 一,謂為生命;形神相依相守的和諧合一,謂為生命;有徑謂“性命”即生命;有謂生機與形體俱 具為生命。道教對人體生命的解釋,也有很精彩的論述。如吳筠《元氣論》認為真精、元神、元 氣不離身形,謂為生命;《太上老君內觀經》認為,“氣來人身謂之生”,“從道受生謂之命”,即 氣為生機之源,氣人形體,從道受生,謂為生命;《太平經·令人壽平治法》認為,精、氣、神 三者相與共於一體,是謂生命,更說神乘氣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為治於一體,是謂生命。 我以為道教強調以氣為本,精、氣、神三者和諧於一體的“生命說”(或謂生命三義論),還是富有 哲理和比較貼切的,也是同道教的養生文化緊密關聯一致的。這是道教生命觀的特徵之一。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09-08
0
瀏覽更多
養生之典
關於腹部的養生功法
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忙於工作,生活不規律,逐漸形成了消化不良、便秘,甚至肥胖,嚴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每天花個10分鐘的時間,進行簡單的自我腹部按摩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了。武當道家腹部養生功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保健方法,經常練習對身體很有好處。 中醫稱腹臍部位為神闕,腹臍部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保健部位,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武當道家腹部養生功法口訣曰:旋丹九十一,遍體按摩勻。練習方法是:每天清晨醒後或者晚上睡覺前,盤坐於床上,活動一下身體,再深呼吸三五次,然後用左掌心按住丹田(腹臍部位),右手掌勞宮穴貼於左手背上,雙手同時運力順時針方向旋揉91圈,然後逆時針旋揉91圈,旋揉時保持自然呼吸。 清晨起床後按摩腹部,可以加速胃腸道等臟器的活躍,有利於清除宿便;晚上睡覺前按揉腹部,可防止和消除便秘,有助於入睡,防止失眠。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心平氣和,血脈流通,可起到輔助治療的良好作用。《黃帝內經》記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按摩腹部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症。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經常對腹部進行按摩。 經常巧妙地按揉腹部,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過多,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揉腹還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防止人體大腹便便,收到滿意的減肥效果。經常按揉腹部,還有利於人體保持精神愉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腹部皮膚有化膿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腸炎、痢疾、闌尾炎等)時,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擴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擴散或出血。按摩腹部時,出現腹內溫熱感、飢餓感,或產生腸鳴音、排氣等,屬於正常反應,不必擔心。
太一宗全球資訊網
-
2019-11-05
0
瀏覽更多